名家论文精选EVAR中保留髂内动脉的

郭平凡,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血管外科与血管腔内外科研究室主任

福建省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福建省普通外科分会委员

摘要: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的围手术期生存率更加具有优势,已经成为对肾下腹主动脉瘤治疗的一线方法,但是在EVAR中闭塞髂内动脉后会出现臀肌跛行、性功能不全以及肠缺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的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目前在EVAR中保留髂内动脉的腔内手术技术。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髂内动脉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的围手术期生存率更具优势,已经成为对肾下腹主动脉瘤治疗的一线方法[1]。在文献报道中合并有髂动脉瘤病变的发生率高达43%,增加了EVAR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2],术后I型内瘘的发生率增加[3]。因此,为预防IB型内瘘经常需延长支架至正常形态髂外动脉;同时为预防髂内动脉返流导致Ⅱ型内瘘,选择性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可能是必须的。然而髂内动脉的闭塞可能出现各种临床并发症,如臀肌跛行和性功能不全[4],其他相对少见的并发症,如肠缺血或者肠肌坏死以及瘫痪,随着腔内技术的改革,各种重建或者保留髂内动脉的技术得到发展。

1闭塞髂内动脉的并发症

髂内动脉闭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臀肌跛行,在多个单中心研究中其发生率在16%~55%[4-6]。Rayt等人系统综述报道了在EVAR中行髂内动脉封闭的患者,约有28%患者出现臀肌跛行。在随访过程中症状会减轻,但是约16%患者臀肌跛行的症状持续时间>1年[4]。

在盆腔缺血的常见并发症中排第2位的是性功能不全,发生率约为17%[4]。研究证明: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后可能出现阴茎压力减小;同时存在增加因血管因素而导致勃起障碍的可能,目前报告比例高达53%[7]。此外,栓塞一侧或双侧髂内动脉出现其他的临床并发症如:瘫痪、肠缺血和骶骨褥疮并不常见。但是鉴于肠缺血等并发症的凶险,P.Gerisbusch等人系统综述建议:术后密切观察,对可疑患者及时(24h内)行肠镜检查[8]。

有哪些预测因子或者危险因素可能增加术后盆腔缺血的风险?目前的研究报道寥寥无几。Yano等人认为:侧枝硬化>70%,髂内动脉>3个分支的硬化闭塞,股深动脉分支的缺乏,均可增加盆腔缺血的风险[9]。Farahmand等人发现,通过单因素分析,年轻患者(P0.03)和左室功能不全患者(P0.01),术后发生臀肌跛行的机率更大。因此Farahmand等[10]建议:在行EVAR时是否栓塞髂内动脉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心脏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2重建髂内动脉的指征

目前文献中对重建髂内动脉尚没有一致的指征,对栓塞髂内动脉导致的盆腔缺血的严重性及发生率的观点不一致。一些作者认为闭塞髂内动脉(甚至双侧)相对安全,因为其相关并发症(如肠缺血、臀肌坏死和瘫痪)的发生率低[11]。其他作者的观点认为臀肌跛行和性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建议重建髂内动脉,至少应该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减少术后并发症[10]。然而,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上述观点,一些数据表明一侧髂内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的盆腔缺血并发症无差异。Ryan等[4]甚至认为双侧髂内动脉闭塞未明显增加盆腔缺血的风险。

鉴于对上述所提及的并发症及缺乏可靠的对这些并发症的预测因子,Gerisbusch等人系统综述建议:无论患者重建髂内动脉的手术风险有多大,重建髂内动脉都是有必要的[8](表1)。

目前有多种腔内和开放的技术被用于保留或者重建髂内动脉。以下内容描述和讨论了最常用的重建髂内动脉的技术。

3重建髂内动脉的技术

3.1腔内技术

3.1.1BELL-BOTTOM技术

BELL-BOTTOM技术是最常用的保留髂内动脉血流技术,这项技术是应用直径>20mm喇叭口样大髂支或者主动脉延长段锚定在髂总动脉分叉处近端,从而保留髂内动脉的开口。比较相关的BELL-BOTTOM文献,其随访结果很有前景,Naughton等人认为此项技术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再次干预的发生率(49%vs22%,P=0.),因此建议采用这项技术[12]。Torsello等人对这项技术的中期随访结果表明:其远端Ⅰ型内漏发生率低(2.2%),髂总动脉瘤的直径没有增加,5年无需再干预率为91.6%。作者建议:髂动脉瘤的直径30mm,可使用这项技术[13]。目前,大部分的器械商提供直径>28mm的髂支,Endurant支架已经设计支架直径为GoreExcluder可用的支架最大直径为27mm。FranciscoAlvarezMarcos等人认为在Bell-bottom中用主动脉延长段,其再次手术15.8%与传统的EVAR14.7%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其内瘘的发生率(36.8%)与传统的EVAR相比(38.9%)无差别。因此,作者认为直径25mm的髂动脉瘤使用主动脉延长段封闭动脉瘤,同时保留髂内动脉安全有效[15]。但是,用病变的动脉瘤作为锚定区,仍需远期随访结果。

3.1.2髂分支型支架技术

髂分支型支架技术是用髂分叉支架保留同侧髂内动脉开口,同时行髂内动脉覆膜支架植入,与髂分支支架桥接,从而隔绝瘤腔和重建髂内动脉。目前国外可放置在IIA内的支架一般选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型血管(艾瑞28mm大髂腿[14],Zenith可用支架最大直径为24mm,医疗公司,AtrumMedical)。国内可选用血管覆膜支架(FluencyVascularstentgraft,巴德公司,美国)或者血管内覆膜支架系统(VIABAHNendoprosthesis,戈尔公司,美国)。国内定制支架有深圳先健公司生产的IBD,郭伟等人报道了6例使用该支架的病例。这种支架可以和标准现成的肾下主动脉大支架联合使用。以下是郭伟等人的手术过程:①IBD由同侧股总动脉植入,首先释放近端主体和髂内分支,髂内分支在髂内动脉开口的上方并尽可能对准开口;②从对侧股总动脉或者上肢肱动脉入路,选择多功能导管或者眼镜蛇导管引导泥鳅导丝进入髂内动脉,交换为supracore导丝,将指引长鞘送入髂内动脉;③植入球扩式覆膜支架(Jostent,美国雅培公司),支架与IBD髂内分支重叠>1.5cm,球囊扩张释放支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覆膜支架;④最后,完全释放IBD髂外分支[16]。国外支架都有预先留置的导丝导管,其手术过程更加复杂,精细度更高。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这种手术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有丰富的腔内操作经验才能实现[17]。目前,对髂分支支架的使用,其形态学标准已经很明确。以下为文献中描述的形态学标准:①髂动脉长度50mm;②髂总动脉真腔18mm;③髂外动脉锚定区直径正常(8~12mm)且长度15~20mm;④髂内动脉长度10mm[17-19]。根据这些标准,接近50%患者不适合髂分支支架的使用[18]。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几个中心已经扩大其形态学标准,包括治疗并发的髂内动脉瘤[20]。

更大的单中心研究表明:IBD技术的一期技术成功率为72%~%,二期通畅率为87%~98.4%[19-22]。在桥接支架和主体支架连接处的Ⅲ型内漏是这种支架特有且已被认可的并发症。另外远端Ⅰ型内漏,特别是髂内动脉锚定区也同样值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d/1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