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我国重要食用淡水鱼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鲫鱼含蛋白质量较高,每百克高达9.5克,脂肪含量为.克,另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B2、尼克酸等,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在淡水鱼中名列榜首。
祖国医学认为,鲫鱼性平味甘,具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脉下乳的功效。
鲫鱼鳞可熬制成鱼鳞膏,散血止血,用来治疗妇人血崩、子宫癌、血友病以及其他诸种出血。
鲫鱼头性温,煅烧后研末,可治疗痢疾、咳嗽、脱肛、子宫脱垂等疾病,并能透发痘疹。
鲫鱼胆味苦性寒,功可清肝热,明眼目,杀虫止痒,涂疮有良效。
.慢性肾炎:取活鲫鱼条,去肠杂,另将切成豆粒大的中药商陆、赤小豆填入鱼肚内,用线缚定,放锅内加水煮至熟烂,不吃鱼,只饮不加盐的淡汤,间日服次。
2.下乳:鲜鲫鱼,加水不加盐煮汤,汤色呈乳白时饮服,也可食鱼肉。或鲜活鲫鱼尾(约00克),猪蹄只,共煮汤,烂熟后调味食肉饮汤。为了增强通乳效果,还可加通草6~9克,或加漏芦6克。
3.血友病:鲫鱼鳞甲,加水用文火煎熬成胶,每次30克,用温酒加水化服。
4.甲状腺机能亢进:鲫鱼条(约克),豆腐4块,调味品适量,共炖服食。每天次,连服。
5.细菌性痢疾:鲜鲫鱼克去鳞和内脏后切片,大蒜2头去外皮,同煮汤调味服食。
6.泪囊炎:鲫鱼胆7个,人乳小杯,2味和匀,放锅内蒸2次即成。用上药点眼。
7.妊娠水肿:活鲫鱼条(约克),去鳞及肠杂洗净,煮半熟,加黄酒30毫升,清炖,吃鱼喝汤。每日次。
8.食管癌:活鲫鱼尾治净,大蒜头去皮切细,填入鱼腹,纸包泥封,烧存性,研成细末。每次3克。用大枣0枚,党参2克,陈皮6克煎水冲服。常服有效。
9.妊娠呕吐:鲜鲫鱼条(约克),砂仁末3克,油、盐适量。将鲫鱼治净,再用油、盐、砂仁末拌匀,放鱼腹内;用豆粉封腹部刀口,置菜盘中,大碗盖严,隔水蒸熟食用。或鲫鱼条,糯米30~50克,共煮粥,早晚餐食用。
0.香港脚:小鲫鱼(愈小愈好)在瓦上烧灰存性,并研为末,泡酒抹患处。
.小儿厌食症:鲫鱼00克去鳞及内脏,羊肉50~00克切片,与薏米5克同煮汤后调味服食。
2.慢性胃炎:鲫鱼~2条,糯米50克,同煮粥食。早晚常服。
3.疟疾:鲫鱼50克去内脏洗净,同苏叶6克,菖蒲、陈皮各3克共煮汤服食。
4.小肠疝气:鲫鱼条,同茴香共煮食。
5.脱肛:鲫鱼克,黄芪24克,炒枳壳9克,水煎去药后,食肉饮汤。
6.小儿麻疹透发不畅:清炖鲜活鲫鱼,可加盐少许,令患儿吃鱼喝汤。
7.久咳:鲫鱼加红糖炖服,连服数次。
8.产后臂痛抽筋:活鲫鱼条(约重克),切成2寸长小块,不去鳞肠,用香油炸焦。服后饮热黄酒克,取微汗。
鲤鱼鲤鱼,外观色黄而有金属光泽,肉嫩刺少而味道鲜美,因而颇受人们的喜爱。有句诗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不难看出鲤鱼受欢迎的程度,所以鲤鱼又有“家鱼之首”的美称。
鲤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8克,钙65毫克,磷4.7毫克,铁0.6毫克,并含0多种游离氨基酸,这是其产生美味的主要成分。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B2、A、C、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及组织蛋白酶。
祖国医学认为,鲤鱼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肿,安胎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作用。
鲤鱼目即鲤鱼眼睛,每00克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为高。鲤为淡水鱼,网膜上几乎只有维生素A2。
鲤鱼头可去冷气,散风寒,通乳汁,用于冷气入腹,头风疼痛等症。
鲤鱼胆性味苦寒,能清肝明目,散翳消肿。用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一般均外用。
鲤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具有散血、止血的作用,用来治吐血、衄血以及崩漏带下等症。
.慢性肾炎:鲤鱼条,黄豆50克,冬瓜克,葱白适量,食盐少许。将鲤鱼治净,同黄豆、冬瓜一起煮汤,加葱、盐调味服食。
2.妊娠水肿:活鲤鱼条(约克),去鳞及肠杂洗净,煮半熟,加黄酒30毫升,清炖,吃鱼喝汤。每日次。
3.下乳:鲤鱼条(克左右),通草0克,清炖。熟后,吃鱼饮汤。
4.黄疸:大鲤鱼条去内脏,不去鳞,放火中煨熟,分次食用。
5.安胎:用克左右鲤鱼条,留鳞去肠杂,与75克糯米,少量陈皮、生姜炖熟,将阿胶5克溶化,少许食盐调服,连服5~7次。
6.肝硬化腹水:鲤鱼条,去鳞、头及内脏,赤小豆30克,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忌用油、盐、醋及其他调料。于早饭前或与早饭同食。
7.急慢性中耳炎:用双氧水将耳内脓水搽净,滴入鲜鲤鱼胆汁,用棉球填塞耳孔,日次。
8.疟疾:鲤鱼条(约克),红豆00克,红枣0枚,生姜30克。将鱼治净,红枣去核,入豆和姜同煮汤后调味服食。
9.脚气:鲤鱼克,去鳞及内脏,与大蒜60克,赤小豆60克,陈皮3克,生姜30克共煮汤服食。
0.小儿厌食症:鲤鱼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陈皮6克,同放砂锅内煮汤调味服食。
.崩漏:鲤鱼鳞烧灰,每次服6克,日服3次。
2.口眼歪斜:鲤鱼血、白糖等份,搅匀后涂之,向左歪涂右,向右歪涂左。
3.痔疮:乌鲤鱼条(约克)去鳞及内脏,与3头大蒜、5克白芨共煮汤服食。
4.妊娠呕吐:鲜鲤鱼条(约克以上)治净置盘中,放入蒸笼中蒸20~30分钟,取出服食。禁用油、盐调料,否则不能生效。
5.百日咳:鲜草菇6枚捣烂取汁,和鲤鱼胆汁混合。临睡前服,连用3~4日。
6.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取黑色鲤鱼去肠杂不去鳞,切小块以50%烧酒浸泡,加盖焖数小时,过滤去渣,取汁约毫升,加冰糖50克,每日饭后2小时服00毫升,日服2~3次.
青鱼青鱼,又名鲩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主要产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中。
青鱼属鲤科动物,肉质肥美,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质9.5克,脂肪5.2克,钙25毫克,磷7毫克,铁0.8毫克,维生素B0.3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尼克酸.7毫克。
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祛风,治脚气,脚弱。”
青鱼枕,为青鱼头中的枕骨,《食疗本草》云其“疗卒心痛,平水气,以水研服之”。
青鱼胆味苦性寒,有清热,消炎,散肿作用,用于目赤肿痛,热疮,痄腮等有卓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青鱼鳞适量洗净,加水煮2~4小时,过滤去渣,加黄酒、生姜、食盐、味精等佐料调味,放置夜后,即成胶冻。切成小块,用麻油、酱油拌食。每天~克,每日次。
2.急性腮腺炎:从青鱼腹中剖取全胆,不要入水,徐徐加热,焙干、研面。用时以鹅毛管挑药末少许,吹入咽部。
3.脚气:青鱼克,去鳞及内脏,加韭黄克,煮食之。
4.青光眼:青鱼胆挂通风处阴干,研成粉末,用米粒大小点眼角,休息片刻,日2次。
5.慢性中耳炎:青鱼胆6克(烘干)、枯矾6克、黄连粉3克,冰片2克,共研极细末。先将耳内脓液用药棉卷净,再用食盐水冲洗,拭干,然后将药粉吹入。勿过多,日次。
6.驱鼻内水蛭:将腊月收集之青鱼胆阴干后磨成细粉备用。先用麻黄素溶液滴鼻,再用棉签蘸青鱼胆粉末少许,涂于水蛭身上,稍待片刻,水蛭失去吸盘之附着力,即可用镊子夹出,或令患者自行擤出,无任何痛苦。
黄鱼黄鱼,又叫黄花鱼、石首鱼、大王鱼。为我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每百克鱼肉中含蛋白质7.6克,有7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B2以及尼克酸等。
其性平味甘,具有开胃益气,暖中填精的功能。黄鱼的白脬可炒炼成胶,再焙黄如珠,称鱼鳔胶珠,具有大补真元,调理气血的特效,对于治疗亏血过多,元气大伤的症候,尤有显效。鱼脑石即黄鱼头中的2枚耳石,其性重下走,主治石淋,小便不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花鱼鳔克,旱莲草60克(布包),放入锅内加水用慢火炖天,时时搅拌,防止烧焦,使鱼鳔全部炖化,去渣。分4次服用,每天2次,服时加热。
2.胃癌:黄花鱼鳔、紫河车各半量,用香油炸酥,研成细末,每次6克,用北芪5克、党参9克煎汤冲服。每天3次。
3.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耳石研末,每次3克,日3次,甘草煎水冲服;或当归9克,耳石9克,水煎服。
4.高血脂症:黄鱼胆个,虎耳草5克,山楂根、茶树根各50克,大枣5枚,共煎服。每日剂,分2次服。
5.萎缩性鼻炎:耳石27克、青黛.5克、冰片3克,共研末,吹入鼻中,每日次。
6.毒菌蕈中毒:耳石0~5克,加黑豆或绿豆60克,甘草30克,浓煎后灌服洗胃。
7.乳癌初起:取鲜黄鱼0~20条,将背翅剪下,贴石灰壁上,不要沾水,愈久愈好,用时火炙成炭为末,日2~3次,每次5~0克,陈酒送下,连服月。
8.小便不通:鱼脑石末,水服0克,每日3次。
9.产后食欲不振:黄花鱼条,去鳞及内脏,加调味品共煮熟食用。
0.肺结核:鱼鳔、淮山药各适量,煎服。
.肾亏腰痛:鱼鳔胶、鹿角片等量,砂锅炒至色黄松脆,共研细末,以黄酒或葡萄酒送服,每次3克,日2~3次。
鲥鱼鲥鱼为初夏季节性的名贵鱼类,其肉多脂肪,鲜嫩无比,味极肥美,为酒席上的珍品。鲥鱼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每百克肉中高达7克。
其性味甘平,能温中补虚,开胃醒脾,清热解毒。鲥鱼鳞主要外用,以直接敷贴、或香油敷涂、或焙干研末调敷。用治疔疮、烫火伤、下疳等。鲥鱼刺小而多,食时易鲠咽喉,可调服砂糖水或山楂水解鲠。
.疔疮:以鲥鱼贴疔疮上,固定紧,然后用力揭起,可拔疔根,但其痛无比。
2.烫火伤:蒸鲥鱼,取浮油外涂。
3.下疳:鲥鱼鳞焙干研末,白色者名白龙丹,外敷。
黑鱼黑鱼,因肤色黝黑,故又名乌鱼、黑火柴头鱼。黑鱼的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鱼肉中含蛋白质9.8克,脂肪.4克,此外尚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B2、尼克酸等。
黑鱼味甘性温,功可补脾、利水。
《医林纂要》云:其“补心养阴,退风祛湿。治妇人血枯,经水不调,崩淋二带,理腰脚气”。
.急性肾炎:黑鱼条,去鳞及内脏,加水5碗,与30克赤小豆、克冬瓜、5根大葱一起煎成3碗,吃鱼喝汤后盖被取汗。
2.肠痔下血:乌鱼鲙和姜、蒜食之,忌冷、毒物。
3.腹大:活黑鱼去腹垢,入独头蒜令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熟食。
4.一切风疮、顽癣疥癞:黑鱼条,去肠肚,以苍耳叶填满,外以苍耳铺于锅底,置鱼于其上,少少着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入盐、酱。
鳗鲡鱼鳗鲡鱼,别名白鳝、蛇鱼。鳗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9克,脂肪8克,还含有钙66毫克,磷2毫克、铁、维生素A、B、B2、C及尼克酸等。从肌肉中还分离得肌肽和鹅肌肽。在鱼身粘滑液中含多糖。鳗鲡鱼肝中含维生素尤其丰富,每00克肝含维生素A0国际单位,B微克,B2微克。所以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祖国医学认为,鳗鲡鱼味甘性平,具有补虚羸、祛风湿、杀虫功效。因其生性滑利,脾胃虚弱易泄泻者少食;含脂丰富,痰湿之体不宜多进。
.骨蒸劳热、肠风下血:鳗鲡鱼克,去鳞及内脏,煮熟后放盐、醋食用。
2.肺结核:以鳗鲡鱼烧存性,研细末,每服3~6克,日服2次。或将鳗鲡鱼放清水中煮2~3小时,鳗鲡油就浮在水面上,取油冷凝后备用,每次半匙,日2次,饭后服。
3.夜盲症:鳗鲡鱼~克,荸荠7个,炖服,每日次,连服较长时间。
4.五痔瘘疮:鳗鲡鱼条,切作片炙,着椒、盐、酱油调和食之。
5.白癜风:热鳗鲡鱼油擦患部,每次擦3~5分钟,日2次.
6.神经衰弱:鳗鲡烧存性,研细末,每服3~6克,日2次.或经常煮食鳗鲡鱼。
7.角膜软化症:生鳗鲡鱼肝、草决明子细末适量,捣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次3克,日2次。
黄鳝黄鳝的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比鲤鱼、鲫鱼都高。它营养成分齐全,每百克肉含水分80克,蛋白质8.8克,脂肪0.9克,钙38毫克,磷50毫克,铁.6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B、B2、尼克酸等。
黄鳝味甘性温,长于补气养血,除风湿痹痛。
现代药理实验发现,自黄鳝中提取出的黄鳝鱼素,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故糖尿病患者常食鳝鱼有益。
.小儿疳积:黄鳝条去内脏,加鸡内金放锅中隔水蒸熟,用酱油调味服食。
2.子宫脱垂:将黄鳝条治净,用新瓦焙枯拌红糖研末,温开水送服。隔天次。
3.乳腺炎:鳝鱼皮烧灰,空腹以暖酒调下3克。
4.脱肛:黄鳝条治净,与薏米同煮汤调味服食。每天次.
5.痢疾:鳝鱼去肠杂切碎,瓦上焙干,研末,每日热黄酒调服9克,加红糖内服。
6.心悸头晕:黄鳝条去内脏,猪瘦肉00克,黄芪5克,共煮熟。去药食用。
7.口眼歪斜:大鳝鱼条,以针刺头取血,入麝香少许。左斜涂右,右斜涂左。
8.化脓性中耳炎:鳝鱼鲜血滴耳。将黄鳝放入清水中养6~8小时,取出用镊子夹住其颈部,以消毒过的剪子剪断鱼尾,让鲜血滴进耳内,侧卧30分钟左右。滴血前,先将患耳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洗净擦干。
9.鸡眼:新鲜鳝鱼血涂患处。
0.臁疮:黄鳝去骨,将鳝肉剁成肉泥,敷患处,2~3小时,更换次。
乌贼鱼乌贼鱼,又名墨鱼、墨斗鱼,是我国四大海产鱼之一。乌贼鱼肉脆嫩鲜美,营养极其丰富。乌贼鲜肉含蛋白质7.%,脂肪甚少,还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等。每百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8.4克,钙毫克,磷毫克,铁5.8毫克,尚含丰富的碘质。
乌贼味咸性平,功可滋肾养血,补心通脉,最宜于妇女,尤以乌贼鱼卵滋阴养血之功显着,凡精血亏损、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及老人虚弱者食之都大有裨益。
乌贼鱼骨为乌贼鱼的内壳,中药名为海螵蛸,性味咸、微温,功可制酸、止血、固精、止带、除湿、敛疮。
.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完整新鲜乌贼鱼之墨囊,不必用水冲洗,烘干后研细末,每次服克,每日2次。
2.带下:用墨鱼2个,瘦猪肉克,少加食盐煮食,每日吃次,连吃5日。
3.哮喘:乌贼骨克,于锅内焙干,研成粉末。加砂糖公斤,调匀。成人每次5~24克,儿童酌减,每日3次,开水送服。服药期间禁食萝卜。
4.便血:乌贼骨粉,每服3克。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乌贼骨配贝母,研极细末,每服3克,日服2~3次,糖水调服。
6.胃出血:海螵蛸5克、白及8克,共研细粉,每日3次,每次4.5克。
7.疟疾:用乌贼骨粉3克,白酒或黄酒0毫升,混合后次服完。
8.小儿软骨病:乌贼骨0克,龟板2克,茜草根6克,水煎加红糖,日2~3次分服。
9.下肢溃疡:乌贼骨粉外敷。
0.咯血:干乌贼骨焙黄研末,温开水冲服。
.刀伤出血:乌贼骨为末敷伤处。
2.闭经:墨鱼个,桃仁0枚,共煮食。
鳖鳖,又名甲鱼、元鱼、团鱼,俗称王八。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珍贵补品。据分析,鳖肉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糖,还含有维生素A、B、B2、D、尼克酸、动物胶、角蛋白、碘等物质。鳖肉味道极鲜美,特别是它背甲周围的柔表皮部(称鳖裙)是肉质中最美的部分,历来为筵席上乘名菜。
鳖肉味甘性平,功可“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主脱肛、崩带、瘰疬、症瘕”(《随息居饮食谱》)。
鳖血为滋阴退热之良药。
鳖头能治眩晕、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鳖的背甲叫鳖甲,性味咸、平,能滋阴潜阳,散结消块,退虚热。
药理研究发现,鳖甲能抑制肝脾之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用于治疗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贫血、血清球白蛋白倒置的病人颇为有效。鳖甲煎熬而成的胶块,称鳖甲胶,亦能滋阴,补血,退热,消瘀。
.羊痫风:团鱼个,煮熟去壳,剥肉,用油盐炖好,连汤带肉一块吃完。在未发病前服用,每日次。
2.慢性肾炎:鳖克,大蒜00克,白糖、白酒适量,加水炖熟食用。
3.肺结核:鳖肉克、百部5克、地骨皮5克、生地20克,北芪5克,水煎去药渣服。
4.疟疾:醋炙鳖甲研成细末,每次3~9克,每天3次,调黄酒服下。孕妇忌服。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鳖甲50克、丹皮2克、生地30克,水煎服。
6.慢性肝炎:鳖只去内脏及头,枸杞子、淮山药各50克,女贞子、熟地各5克,陈皮9克,共煮汤,去药渣调味,饮汤食鳖,每天分2次服食。
7.闭经:将白鸽只治净,再将50克鳖甲打碎,放入白鸽腹内,共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或鳖只,猪瘦肉00克,共煮汤,调味服食。
8.带下:鳖只(约~克)先用醋炒,再加山药50克放砂锅内共煮汤,熟后服食。
9.鼻咽癌:鳖甲5克、佛手9克、核桃树枝3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再入薏米30克煮粥,用蜂蜜调食。
0.脱肛:鳖个,去内脏,猪大肠克共炖,食盐调味,食肉喝汤。
.臁疮:鳖血适量,将鳖血滴于火纸上,敷患处。
2.肝硬化腹水:甲鱼只,去肠杂及头,加槟榔2克,大蒜适量,共煮熟,食肉饮汤。
龟龟,种类不一,有水龟、海龟、绿毛龟等。
龟肉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B、B2、胶质等营养成分,有滋阴补肾、柔肝补血、祛火明目的功效。
民间认为吃了龟肉,可以使人长寿。
据研究发现,龟肉的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龟板(龟的腹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功可滋阴潜阳,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海龟板制成的海龟胶,可使肝癌患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龟肉虽不及鳖肉鲜美,但滋阴之力强于鳖肉,且能除风,用治四肢拘挛或日久瘫软不收有显着效果。
.心悸失眠:龟肉克、百合50克、红枣0枚,共煮汤调味食用。
2.子宫脱垂:龟肉克、炒枳壳5克,煮熟去药食肉饮汤。
3.肺结核咯血:乌龟个,用黄泥包裹放糠火内煨干,捶烂,5克包,开水送服。
4.小儿遗尿:龟肉和狗肉各克,煮烂吃。
5.崩漏带下:乌龟放猪肚内煨熟,去壳,加盐少许,饮食。或龟板煅存性研末,每服3克,开水送下,日服2次。
6.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先将海龟板数个加水煮成胶质,装瓶备用。每天~2汤匙,加红糖适量,用陈皮9克煎水冲服。每天2~3次。
7.骨关节结核:金龟炭粉克,和去核大枣克(半斤),捣和为丸,早晚各服2克。(附:制龟炭法:将龟只用绳缚紧,黄泥封固,在火上煅焦后,去掉泥,全部研细即成)
8.老年肾虚尿频:龟个约克,去内脏,小公鸡肉克,共炖熟加盐调味食用。
9.阳痿:乌龟炖汤,吃汤和肉。
0.哮喘:龟血加白糖,每次3~4汤匙。或龟胆冲酒服。
.烫火伤:龟油外敷患处。
泥鳅泥鳅,又名鳅鱼,肉质细嫩,营养价值极高。据测定,每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毫克,磷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A原9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B2及烟酸等。
泥鳅肉性平味甘,能补中气,祛湿邪,止泄泻,除黄疸,并可治阳事不起。泥鳅滑涎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用于外科急性炎症有良好效果。
.急慢性肝炎: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天,使其肠内容物排尽,然后用干燥箱烘干研粉。每次0克,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小儿盗汗:取泥鳅90~20克,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出肠内容物。用适量油煎至焦黄色,加水碗半,煮汤至大半碗,可用盐调味,服汤即可,也可同时食肉。每天次,连服3天。
3.腋臭:取泥鳅条洗净捣碎,涂敷腋下。
4.急性中耳炎:泥鳅捣烂贴敷耳周围。
5.水肿:泥鳅和大蒜,炖煮,不加盐,食多次。
6.急性肘关节炎:取活泥鳅若干条,先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土,置碗中,加入白糖适量,用筷子不停搅动,使泥鳅的滑涎溶于糖中,去泥鳅,用糖液厚涂患处,干则换之。
7.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8.阳痿:泥鳅煮食之。或泥鳅与虾共煮汤服食。
虾虾,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类。海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每百克鲜对虾肉中含水分77克,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钙35毫克,磷50毫克,铁0.毫克以及维生素A、B、B2、烟酸等。
海水虾味甘咸性温,功能为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壳有镇静的作用。淡水虾的主要品种为沼虾,俗称青虾。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壮阳、下乳汁、解毒疗疮的功效。
虾为发物,凡患有疥疮、风疹、瘙痒等症患者食之宜慎。
.神经衰弱:虾壳5克,酸枣仁、远志各9克,水煎服。
2.遗精:鲜虾仁50克,韭菜克,生地20克,白酒50克,各种佐料适量。共放铁锅内炒熟后佐餐,喝酒。
3.阳痿:鲜虾仁50克,鸡蛋个与50克韭菜同炒,佐餐喝白酒。或海虾仁7个,大葱叶3条(带汁多者佳),将虾仁装葱叶内,晒干,轧为面,用茶水送下。
4.癣:活青虾不拘量,将青虾去皮捣烂成泥状,视癣之面积大小,用虾膏敷之。
5.下乳:虾肉00~50克,用黄酒炖烂,猪蹄汤送服。
6.肾虚腰痛:虾50克、冬虫夏草9克、九香虫9克,水煮调味食。
7.乳痈溃烂:生虾壳焙干,研细末,每日早晚开水吞服9克;或虾酱用好醋蒸熟外敷,或生虾仁捣烂,和醋炖熟拌匀外敷。
蟹金色的0月,菊香蟹肥,正是品蟹的好时节。我国人民早有食蟹之习,古人就有“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诗句。
蟹的营养丰富,每克海蟹含蛋白质49.6克,脂肪9.3克,碳水化合物27.2克,磷.毫克,铁33.6毫克,维生素A、D等。蟹壳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盐,蟹壳的大约3/4为碳酸钙。
祖国医学认为,螃蟹性味咸寒,有滋阴补髓,清热化痰,养筋行血,续筋接骨,催产下胎和抗结核、补虚损的作用。
吃螃蟹或以蟹治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蟹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每百克含胆固醇毫克,在食物中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老年人,特别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患者最好不吃蟹黄。螃蟹性寒,凡脾胃虚寒、腹痛腹泻者不宜食用,以防加重病情。原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道疾患及肝炎活动期的病人最好不吃,以免诱发或延迟治疗。患有皮肤湿疹、癣症、皮炎等皮肤瘙痒症者亦应忌食,以免恶化病情。
2.吃蟹时要去掉胃、肠、腮等,特别是俗称“沙和尚”的胃内含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等病菌,很易引起食物中毒。吃蟹要注意烧熟煮透,不吃死蟹。
.接触性皮炎:活蟹黄个,蜂蜜适量,滑石粉少许。把以上三味混合搅匀,外涂患部,每天2~3次。
2.胎衣不下:蟹爪00克,黄酒和米醋适量,加水共煎服。
3.臁疮:鲜蟹3个、鸡蛋黄3个,共捣泥,敷患处。
4.产褥热:螃蟹壳,烧灰存性,用童便或米酒冲服。
5.破伤风:大河蟹个,捣烂,黄酒冲服出汗。
6.乳腺炎:蟹壳5个,文火焙干研末,开水或酒各9克送服。或活蟹只,打烂,滤去渣,黄酒冲服。
7.乳腺癌:生蟹壳数十个,放于瓦上焙干,研末,水酒送服6克,日3次。忌食有刺激性食物。或每日吃~2只螃蟹,另以枸杞、桔、李3~4只煎汤代茶饮。
8.冻疮:蟹壳煅灰,麻油调,外敷。
9.食蟹中毒:取紫苏叶00克,生姜5片,水3盅,煎至盅,温服;或取鲜、干芦根50克,水煎,饮服。
海蜇海蜇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加工制品,分为海蜇皮和海蜇头,是有名的下酒海味,滑爽、崩脆。
据分析,海蜇中含有蛋白质、糖类、钙、铁、维生素B、B2、尼克酸,还含有丰富的碘及胆碱。每百克干海蜇含碘达32微克。
海蜇性平,味咸,具有清热、降压、化痰、消积、润肠、安胎等功能。
据药理研究发现,海蜇具有类似乙酰胆碱的作用,因此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另外,由于它含有丰富的甘露多糖等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也有一定的功效。
海蜇皮味咸涩,性温,能化痰、消积、祛风、除湿,治痞块、白带、风湿、无名肿毒等。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海蜇、大枣各克,红糖克,3味放在铁锅里共煎,煎成糊状,装瓶备用,每次取一些,温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各次。
2.高血压:用海蜇20克,漂净,荸荠克洗净连皮用。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左右,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荸荠吃否均可。
3.慢性气管炎:陈海蜇20克(开水洗去盐味),荸荠20克(无荸荠以萝卜代,连皮切片),放砂锅内煮汤3杯,频频饮服。
4.小便不利:陈海蜇20克,荸荠0个,煎汤服。
5.便秘:海蜇50克,荸荠4枚,煎汤服用。
6.乳汁不下:鲜海蜇切碎,煮熟服碗,日次。
7.哮喘:海蜇皮、鲜猪血各20克,炖服。
8.小儿积滞:海蜇与荸荠同煎,除去海蜇,只吃荸荠。
青蛙青蛙又叫田鸡。据测定,每百克青蛙肉中含蛋白质.9克,脂肪0.3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A、B、B2、尼克酸等。
青蛙性味甘凉,无毒,功可滋阴助阳,补虚损,解劳热,健脾消积,利水消肿。产后虚弱服食青蛙肉最为适宜。但因为青蛙能捕食农田里的害虫,保护农作物,故不应多捕杀。一般多以人工养殖解决食源。
.肾脏性水肿:田鸡2只,韭菜根3~5棵,田鸡不剖肚,不水洗,与韭菜根叶共煮水半碗服之。
2.闭经:田鸡焙干研末加酒服,每服9克。或田鸡只,黄豆90克,炖吃,连吃3天。
3.疟疾:小青蛙只,焙黄食下。或青蛙骨骼烧存性,每次3克,开水吞服。或以橄榄个纳入蛙腹,同炖服。
4.蛇咬伤:小青蛙0个,捣烂敷患处,加雄黄效力更5.浮肿:青蛙去内脏,煮熟,加白糖,每次个,日服次,连续服用。
6.蛤蟆瘟:以线蛙只捣汁,水调,空腹顿服。
7.百日咳:取蝌蚪若干贮缸内封口加压,次年取上面澄清液,隔水炖热,加糖饮用。每日3次,每次40毫升。
8.瘰疬:蝌蚪洗净5克,捣烂,加红糖开水煨服。
9.小儿胎毒烂疮:蝌蚪不拘多少,同石灰放在盅内,经6个月化成清水后,将水搽之。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