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者李先生因下腹部隐痛不适,腰骶部疼痛2月,医院就诊。
腹部CT检查,诊断双侧髂总动脉瘤,累及腹主动脉下段,建议手术治疗转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
入院后,科室医疗团队结合患者动脉瘤的形态、周围组织反应性改变等判断患者不是动脉瘤,而是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搏动性血肿,以后血肿周围纤维包裹成为与动脉腔相通的搏动性肿块。由于没有真正的血管壁结构,仅为血肿机化形成瘤壁,其一旦形成即随着反复破裂出血或感染而进行性增大,如未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假性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可达30%,Perez-Cruet等报道首次破裂出血后致残率可达80%,病死率为32%~40%,治疗假性动脉瘤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髂动脉等大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少见,双侧的假性动脉瘤更是少见。
知病方能更好治病!
介入血管外科为患者进行了假性动脉瘤的病因筛查。确诊布鲁菌病继发假性动脉瘤形成。
布鲁氏菌→假性动脉瘤
因为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无论是腔内覆膜支架隔绝还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均存在植入物,所以必须先控制布鲁氏菌病。如果不进行病因筛查,直接治疗假性动脉瘤,很可能因植入物感染导致治疗失败。
治疗方案首先为患者进行抗布鲁氏菌治疗,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假性动脉瘤继续破裂风险。
主髂动脉假性动脉瘤少见,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假性动脉瘤更是少见,我们检索资料没有指南规范或者大宗的病例报道等可参考的资料。综合评估腔内隔绝和主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的优缺点、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我们拟采用主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它远期效果好,住院花费少。
抗布病2周后复查血培养布鲁氏菌(-),此时如果继续抗布鲁氏菌治疗,假性动脉瘤却有破裂风险。这是最佳的手术治疗窗口。
因为主髂动脉布鲁氏菌感染造成的血管壁炎症改变,血管壁水肿,质地脆,手术分离、缝合难度都较大;患者假性动脉瘤累计双侧髂内动脉,手术中至少保留一侧髂内动脉,如果双侧髂内动脉的缺血可能出现各种临床并发症,如臀肌跛行和性功能不全、肠缺血或者肠肌坏死以及瘫痪。
手术中张同军、张成德主任医师、闫磊磊主治医师手术团队在朱伟波、王志刚麻醉师团队,张月玲、张金建等护理团队配合下,克服了手术中血管壁炎症导致的术中困难,设计方案保留了一侧髂内动脉,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可见动脉破裂后腹膜后血肿,张力非常高,有假性动脉瘤破裂和感染扩散风险。
手术及时!
手术成功,术后10天患者康复出院。
该例布氏杆菌病所致假性动脉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介入血管外科诊治复杂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END文字:张成德
编辑:郭庆花
审核:赵新英李尊昌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