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无人敢动的心血管手术hellip

“我只动过2例这样的手术,1例死了,1例活了……”

“你们还是再找找别人吧。”医院里,一位国内血管科的“大权威”给我下了最后的“判决”。

这已经是我和儿子动用所有关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专家。哪怕我们答应签署“一切手术后果自负”的协议,也找不到一个愿意为我手术的医生。

然而,一切在短短一个月内神奇“逆转”:医院里,经过9个半小时的手术“接力”,我终于摆脱了困扰多年的病根。而我的主治团队,竟然收治过上百例我这种情形的患者,存活率达96%。

原来,不是真的无人“敢动”,而是我们局限于国内,视野不够开阔。

如今又是3年过去,我依然是那个意气风发的“老乔”,见到我的人都惊呼,“真不敢想象你生过那么大的病!”

涅槃重生,我无意炫耀自己的幸运,只愿分享一份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向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句:感恩。

看似“完美”的手术

我的病叫腹主动脉瘤,这是一种什么病呢?

通俗来讲,就是腹主动脉血管像瘤子一样肿大。它高发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像我一样有多年吸烟史的人。年发现的时候,我的腹部主动脉血管已经增大了60%,随时可能有破裂的风险。

这不是我第一次与血管病打交道,15年前我便因突发心梗被抢救过。15年来,我先后4次接到过“病危通知”,但都闯过了“鬼门关”。

原本这次也不例外,在北京最好医院里,医生为我实施了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装上了人工支架。当时看来,那是一次近乎“完美”的手术,术后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腹泻,持续了5年零2个月。

然而,腹泻就像是一个“障眼法”,它让我们忽视了,真正的术后隐患、可怕的危机正在不远处等着我……

3年找不到“病根儿”

记得那是年的4月份,离安装支架的手术已经过去6年了,我左侧腰大肌开始出现脓肿,并逐渐蔓延到4×12cm那么大,还伴有发烧。

这明显是感染的症状,我医院,做了全套检查,可什么问题都查不出来,只能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在超声下,我做了左侧腰大肌脓肿穿刺抽液引流术,抽出来的脓液足足有3升,一个大可乐瓶都装不下。

之后就是消炎治疗,用的莫西沙星、头孢呋辛、奥硝唑。

谁知道缓解了不到一个月,又开始感染了。儿子带着我跑了另医院,仍然找不到病因。

就这样,我的感染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持续的时间长,几乎一个月里有半个月都在住院,消炎药从常规药物到顶级抗生素,每个月光抗感染就要花费上万元。

我自认为是个很坚强的人,年轻时身体底子也不错,报考过飞行员,但是从年4月到年2月的那3年,我至今心有余悸。

腰上、腹部大面积的脓肿让我坐立不安,晚上睡不了觉,难受得只能找个旮旯窝着,急得老伴半夜里满屋子找人;有时感染发作时,高烧到40度,三伏天里盖四床被子还是筛糠一样地抖。

一度被高烧折磨得不省人事,意识清醒时,我和老伴、儿子说:“你们让我走吧,这样我实在受不了……”

问题果然出在支架上

看着我受罪,家人也十分难受。一次偶然的灵机一动,儿子带着我找到15年前抢救过我的那位主任。

为了我的病,他连续研究了两个晚上。第3天,主任决定给我做腰大肌脓肿穿刺引流,同时做了造影,造影剂从我后腰处注射到血管里。

检查结束后,他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和儿子说:“老乔,毛病找着了,你的腹主动脉支架漏了!”

儿子赶紧跟着他去看片子。果然,影像上出现了一条淡淡的白线,腹主动脉支架处出现了感染迹象,一直延伸到腰大肌;支架感染了多种细菌,导致反复的发炎、化脓。折磨我三年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

主任说,当务之急是把支架取出来,解决感染的源头。

儿子带着我医院,看到光盘里的影像时,血管科的医生们仍然一头雾水,我这种情况确实太少见了。但“人证物证俱在”,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我腰部的感染确实是腹主动脉支架造成的。

没人“敢动”的手术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系列检查,感染不仅在腰大肌部位,还不同程度地侵蚀了部分脊椎。

也许是对一直拒不承认问题出在支架上有所惭愧,这回,医院聚集了十几位血管外科的专家专门针对我的病情开会进行了讨论。但最后,只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手术。绝大多数专家不同意手术的原因是:

一、手术太复杂,难度大,涉及到血管科、心脏科、骨科、感染科、外科等多个学科,而这样的多学科手术,医院各科室平时都是独自作战,缺乏联合作战的经验;

二、手术风险过高,这么大的手术,万一处理不好血液循环,病人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医院最后决定,只能保守治疗。可最好的抗生素都用了个遍,感染越来越严重。3年多啊,我每一天都在备受折磨,吃不好睡不着,就是铁打的也扛不住啊。

医院商量,我们愿意签责任书,如果手术不成功,绝不会找你们的麻烦。可即使这样,医院也不同意给我手术。

死亡率,50%

医院不行,换一家;还不行,再换一家……

儿子托尽各种关系,终于找到一位血管科的“大权威”。他很直接地告诉我们,这种腹主动脉瘤支架置换手术他此前只做过2例,其中1例病人死了,1例病人活了。

50%的死亡率,这种风险实在太高了,他也不敢轻易为我安排手术。

这意味着,“大权威”也没有多少信心。我已经活了6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严峻的时刻。

冥冥之中,我脑海里始终回响着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倒,我一定要想办法活下去!

这不是治疗的“终点”

医院都看过了,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儿子发动周围的亲朋好友,四处打听擅长处理腹主动脉瘤支架的专家,没成想,还真的带来了“转机”:我们竟然有一位亲戚,在美国的一家医学院当教授,一通越洋电话,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亮。

虽然他不是血管病方向的,但是,他强烈建议我们去美国治。作为全球医疗的高地,美国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他还为我介绍了一家国内的转诊机构,叫盛诺一家,医院有官方合作,能够帮我医院看病的问题。

去美国?

在此之前,我们真的没有考虑过,默认为北京就是我们所能治疗的“终点”了,这会才知道原来不是。世界那么大,而我们却自我设限了。

有了亲戚的举荐,我们一刻都不想再等,第二天就联系了盛诺一家。对他们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这种大面积的支架术后感染,医院适合我?

美国有5医院,要挑选能看腹主医院却不容易。几天后,我们收到一份盛诺一家为我定制的《海外就医分析报告》:鉴于治疗我这类疾病的手术风险,医院、寻找医生的主要考量标准是“治疗经验”+“低风险”。

在美国,治疗心医院排名,但最终,盛诺一家并没有推荐心脏内科和心医院,反而医院。因为他们发现,医院在针对我这类疾病已发表的生存数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医院早期死亡率有17%,医院却只有4%。

就这样,在年5月,我、儿子、老伴,一起踏上了赴美的生命之旅。

我们乘坐的航班

终于听到肯定的答案

北京的5月已是初夏,医院所在的美国小镇,却像是初春。

医院血管外科医生Dr.T,一位高大的德国人,性格爽朗,用儿子的话说人很“nice”。

他是腹主动脉瘤方面的专家,和医院各科室“各自为营”的情况不同,Dr.T身后是一支强大的多学科的治疗团队,而他和他的团队已经收治了上百例像我这样的病例。

Dr.T确认,我可以手术,操作方式是主动脉支架取出+主动脉同种异体移植物放置、主动脉周围清创。也就是说,要把我安装了支架的那段血管连同支架一同切掉,放入一个移植物来替代,再处理之前被感染侵蚀的地方。

这是我在国内没听过的解决方案。“手术风险大吗?安不安全?”我不放心地追问。

Dr.T解释道,无疑,这是一台复杂的手术,因为我有腰部感染、腹部感染,术中还需要观察主动脉周围炎症程度及腹部感染情况,可能还要结肠切除、造瘘等。手术之后,我还需接受长期高等级抗生素治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

但是,相比大面积感染带来的风险,手术的风险是可控的。“我和我的团队有信心做好这个手术。”Dr.T说。

3年来,我听到了太多否定的答案:“不能手术”、“没有办法”……这是第一次,我听到一个肯定的好消息。尽管它依旧有风险,却是当前看来唯一能救我的方法。

医院宽松的候诊区

9个半小时的手术“接力”

来之前,有人跟我说在美国看病效率很低。结果却出乎意料,我在年5月9日首诊,4天后的5月13日就安排了手术。

手术前一天,内分泌、感染科、血液科(我术前检查显示有轻度贫血)等多个学科的医生一起术前诊疗,安排我的手术细节,给我们讲解手术过程和可能遇到的情况,打消我们对手术的各种疑虑。

最终,这场多学科的手术“接力”持续了9个半小时。在这9个半小时里,我完成了主动脉供体移植置换(移植物经过℃以下医学处理,不存在排异反应)、清创、修补、抗感染。

术后第二天,血管外科、普外科、神经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医生前来术后巡视。Dr.T鼓励我下床,站起来慢慢踱步。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迈出第一步时,在场的美国医生、护士集体起立给我鼓掌。

这种感觉,在国内从来没有体验过。

美国看病贵吗?

医院饮食,我不得不延长了术后的住院时间,在医院多输了几天液。

后来我才发现,这真的很亏。医院住院,一天就要上万美元。医院最贵的就是人工,而住院需要很多医生、护士围着你转。总共住了21天院,其中还有3天的ICU,费用更高。

21天后,我出院了,但是仍然需要输液。医院给了不同药厂的报价,每周安排一位护士上门指导老伴和儿子帮我输液。

前后花了近万人民币,治疗一个血管疾病,在国内绝对算很高了,但我认为美国医疗之所以贵,与他们的治疗理念也有关系。

比如PICC管拆除。在国内,护士站就可以帮你拔了,但在美国特别慎重,因为他们对于见血的东西,都非常谨慎,防止感染。PICC管拆除就像小手术一样,病人单独一间房,全部消毒,换上手术服,打麻药,再手术操作,做完测心脏,休息会没事才能走。

这么操作下来,成本自然低不了。

医院里供患者和家属随时取用的轮椅

美国医疗另一个高昂医院研究。医院医院,医院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疾病的研究。仅血管科就有多人,医院全部工作者加起来6万人,医院所在城镇人口的一半。

相比较之下,医院一般只有几千人。医生们忙得脚不离地,对疑难杂症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人人都说,中国的病人多,医生手术经验更丰富。但真正高难度的手术,操作标准往往都是欧美制定的,疑难杂医院看得更多。退一万步讲,要让我再过3年赴美之前的生活,我宁愿去见马克思。

所以美国看病贵吗?贵,但却能救命!

给年轻人的话

最后啰嗦几句,也是对我儿子和所有年轻人想说的话。

曾救过我的那位主任说:“老乔,也就是你身体底子好,能抗住病,一般人在国内那3年抗炎治疗就受不了。”

有次复查完,看片子的美国医生也说:“没想到在你这个年纪,脏器还能这么好!”

所以,保持良好的体魄,坚持锻炼,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即使大病到来,你也能比大多数人更加幸运。

此外,趁年轻积攒足够的资本,别虚度光阴。

走出国门后才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你以为的“绝境”“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也许只是视野不够开阔。

但是,更好的医疗,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花费。如果我身体底子不好,我也许扛不到去美国治疗的时候;但如果我经济条件不行,一样去不了美国。美国确实有很强大的医疗团队,有很前沿的研究,有很多的新药、新技术,有非常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同时,也有很高的医疗费用水平。

但有选择,才有希望!再强壮的体魄,也有得病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在遇到重大疾病威胁时,有选择更多治疗机会的能力。

而这一切,等待着你去创造。

PS.在此特别感谢盛诺一家,他们帮助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国内病友,包括癌症病人。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搭起了医院的救命的桥梁。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朋友有海外就医方面的需要,可以拨打--咨询盛诺一家专业医学顾问。医疗没有国界,希望每一位病友都能获得更好的治疗。

更多问题,请扫描下方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儿童会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l/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