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仍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截止到年1月26日21:02,全国已确诊新型肺炎例,其中死亡56例,治愈49例。
在已确诊的人中,大部分来自最早爆出疫情的湖北省。
新型冠状肺炎已经进入第二波爬行期,疫情还在升级。
因为这场疫情,因为封城,武汉人过着不一样的春节,感受着别样的滋味。
但有那么一群人,此刻迎难而上,冲锋在一线,为了希望坚守和奋斗。
他们,便是深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
为了致敬一线医护人员,春晚临时安排了一个节目,也是春晚史上首次没有彩排的节目。
在节目中,有这么一句话让人泪奔:“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帮我们过关。”
除夕夜,他们穿上防护服,不顾自己安危,在疫情前线逆行:
抢救病患,不分昼夜,冒着感染的风险,拼尽全力去架起生命的桥梁。
所有人都把他们当作英雄,但他们不过也是血肉之躯啊!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前天,一位医生的年夜饭刷了屏。
因为外卖停止配送,大年三十团圆夜,医院一个科室,只有简单的方便面、蛋黄派和饼干。
他们冲在对抗新型冠性肺炎一线,不分黑夜的坚守,累到连轴转,连口热乎的饭菜都没吃上。
即使年夜饭如此简陋,对他们来说,都已经算是很丰盛的了。
因为是医生,艰难面前,他们不能畏缩,不能退后,不能喊苦。
面对高负荷的工作,以及危险的处境,他们没有抱怨,而是用行动为武汉加油。
他们笑着的,但大家都心疼哭了。
他们说:“现在对我们最好的,就是照顾好你们自己。”
是的,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医院添麻烦。
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医院的一间重症隔离病房内,医护团队正在全力抢救肺炎重症患者。
在阖家欢聚的除夕夜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毅然守护在病患床前。
在他们眼里,病人和生命永远是第一位,时间不允许他们去顾及自己的安危。
他们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是安全,也有可能是被感染。
但医者仁心,病患需要他们,人民需要他们,他们就要冲在最前面。
因为是医生,穿上白大褂开始,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不是责任所需,谁又愿意在危险中抛头露面呢?
他们说:“自己最想要新春礼物,就是病情好转病人致以的拜年祝福吧。”
他们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挽救那些莫不相识的人。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医生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最近几天,有一封请战书火了。
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医院的女医生张旃副教授主动请战,写下现代版“与夫书”。
在请战书中,她写道:“此事我没有告知丈夫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年,张旃副教授就曾参与抗击非典,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
如今17年过去,她依然主动请缨,不顾个人生死。
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她从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只要国家需要,她随时准备上前线,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张旃副教授,不过是我们国家千千万万医务人员的缩影。
这是一位90后男护士的手。
他叫王涛,医院工作。
之前他只是在手术室帮忙,疫情出现后,他主动报名参与抗疫一线救治,和同事携手作战。
一天下了夜班后,他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拍下了自己早就习以为常的手,他说:“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会这样,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这样。”
他不过只是个孩子,却在疫情面前选择身负重担,守护一方平安。
想起最近刷屏朋友圈的一段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这世上没有超级英雄,那些奋战一线的年轻人,也不过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都说,年非典,全世界守护90后,年,换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
那些很多人口里垮掉的一代,早已背负了重任,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脊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武汉和湖北人很坚强,也表现了他们的担当和责任。
尽管这场仗还要打很久,也很艰难,但武汉并不孤单。
23号,一封请战书在朋友圈刷屏。
医院医疗队,年,他们曾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
17年后,他们再次选择出征武汉,抗击疫情。在请战书上,他们写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字字铿锵,全是他们的决心。疫情面前,没有后退。
昨晚除夕夜,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过节的喜悦中。
但有那么一群人,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向武汉出发,逆行到抗击疫情第一线:
上海52家医院的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
名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逆向而行”出征武汉;
解放军也来了!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踏上奔赴武汉的征程。
为了支援武汉防控肺炎疫情,他们毅然奔赴湖北。
也许还来不及和家人好好道别,还没好好看一眼春晚,就要闻令而动。
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穿上白衣后,他们就是听命国家召唤的战士。
在生死之间,为我们建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武汉,我们来了!我们和你们一起扛!”
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陆陆续续都在路上,四川和山东第一批医疗队也已出征……
山东中医药大学主管护师孙宪洁,就是出征中的一员。
今天凌晨四点丈夫送她出征,临行前不舍的说:“希望妻子平平安安地去武汉,平平安安早点回来。”
谁不想在家里过个好年,但疫情面前没有小家,有人甘愿在黑暗中负重前行。
武汉需要你们,但请你们一定要平安回家!
疫情开始,很多武汉人成为众矢之的。
但武汉人是我们同胞,他们也是受害者,我们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隔绝爱。
在这次战役中,其实很多武汉人都做出了奉献和牺牲。
为了刹住疫情前行的步伐,他们停止出行的脚步。
甚至很多在外地的人,强忍住思恋,在除夕夜退掉回家的票。
他们说:“家里人还在重灾区,其实更想和家人在一起,但自己,不能给别人和国家添麻烦。”
在这个艰难时刻,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自觉减少外出,不给别人添麻烦。
有的人从武汉返乡,也会自我隔离,不给街坊埋下安全隐患。
疫情当前,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爱能让人抵抗一切。
因为封城,有的人连夜出城,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了下来。
他们是外卖员,是超市员工,是快递员,是那些依旧坚守在一线的医生……
封城带来的压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和不便。
尽管很难,但还是要继续,这场战役,不能输,也绝不认输!
这个年,武汉甚至整个湖北都过的很艰难。
因为疫情,湖北多个城市被隔绝,也许,武汉人和湖北人会觉得孤单,但他们不会觉得孤独。
因为所有人,都和他们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持。
为了解决武汉物资缺乏的问题,很多口罩厂工人主动返工,春节加班加点,多生产一个就能多救一个人。
京东、阿里巴巴都在行动,紧急筹备物资,向武汉进行捐赠。
不仅企业在行动,很多普通人和民间组织也在尽己所能,为防疫工作做贡献。
去不了武汉抗疫,一些市民和医生在火车站免费给需要的人分发口罩。
随着疫情升级,武汉的医生极尽透支精力和体力。
为了给医护人员免除后顾之忧,武汉85所酒店自发组织“武汉医护酒店支援群”,为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疫情来袭,平凡中也有感动。
在这场战役中,武汉并不是一座孤岛,更不是孤军奋战。
武汉在行动,全中国都在行动。
也许这个冬天很冷,但因为善意和感动,冰雪也能被消融。
众志成城,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
疫情防控,分秒必争。
为了快速建立武汉“小汤山”医院,中建集团的员工彻夜不休的工作。
对很多工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工地过年,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
因为只有早日完工,才能救助更多需要的人。
关键时刻见担当,他们才是默默奉献的英雄。
所以,湖北人不要恐慌,不要害怕,所有的人都在为你们努力。
而且钟南山院士带来了好消息,现在已经有几种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只要不放弃,我们终将攻克难关。
今年的春节,对于武汉人来说,太艰难了。
但别害怕,也别担心,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胜利一定能属于我们。
众志成城,攻克艰难,一切不好的都终将会过去。
春节到了,春天也不远了,期待樱花盛开的时候,我们都能在武汉相约。
最后致敬每一位逆行在疫情第一线的人,辛苦你们了,衷心的祝愿你们都能平平安安!
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是我们不必杞人忧天,有过对抗非典丰富经验的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研判认为初步分析认为:
疾病严重程度和传播能力较已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弱。
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同时给大家医院的某S医生的一封信:《医院医生心声:停止恐慌!》。
看到网上这么多消息,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的感觉就是,当前疾病是一分,而恐慌是十分。各种谣言满天飞,我日均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