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米尔更新技术传承精神培养新人

现代血管外科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在学科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策略上都有了飞速发展。与其他亚专科一样,治疗手段逐渐从巨创到微创,未来还可能发展至部分微微创或无创治疗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血管外科的发展现状?如何为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和新人-才?《门诊》杂志特邀血管外科专家、近代血管外科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以下简称九院)蒋米尔教授,分享他所经历的血管外科变迁以及其对学科未来发展的畅想。

《门诊》:您从事血管外科工作30余年,是这个领域耕耘多年的临床工作者,请结合您丰富的临床经验,谈谈这些年血管外科的学科建设情况?未来血管外科的发展方向?

蒋米尔教授:我是年加入医生队伍的,今年正好是从事临床工作40年,血管外科30余年。血管外科最早是从普外科或其他边缘学科发展延伸出来的。所以,我们通常称血管外科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我们国家第一代血管外科医师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时期涌现的,但大多数是外科医师做一些血管外科的工作。年傅培彬教授成功实施并报道了国内第一台血管外科手术——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治疗髂动脉瘤手术,可作为国内血管外科的里程碑式范例。以后仅有少量的血管外科治疗经验报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血管外科获得了飞速发展,现已逐渐走向成熟。我可以用两个点来描述一下。

第一点:人民群体疾病谱的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上海市60岁以上老人达万,占户籍人口31.6%,成为典型的老龄化城市。这种状况的出现使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比如在心脏方面,以前风湿性心脏病较多,现在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脑血管方面,以前脑出血患者较多,现在则是脑梗以及由于颈动脉阻塞性狭窄导致的病变较多,在临床上大概能占到60%以上;在外周血管方面,以前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比例较高,现在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则占了主要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更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退行性病变。所以,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过肿瘤的发病率,成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第二点:临床技术的革新。目前临床上血管外科疾病治疗可通过3种方式解决:手术治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对疾病致病机制的治疗。从巨创到微创,再发展转变为微微创或无创治疗方式,这是血管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的腔内微创治疗,较原有的胸部或腹部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技术成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创伤更小。最新的激光原位开窗技术修复弓部主动脉病变,更是做到在麻醉状态下,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完成,为患者带来巨大的获益。以腹主动脉瘤为例,如今医院都已采用腔内治疗;九院也在这方面不断开拓,只要患者条件许可,目前已做到大部分急诊腹主动脉瘤破裂首先使用腔内治疗。腔内手术由于手术时间短、救治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未来开放性手术将越来越少,逐渐被微创治疗所取代。

《门诊》:您在血管外科领域贡献很多,其中包括您主编的《临床血管外科学》,一直是业内众多医生学习的方向。您认为临床医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学习血管外科学?哪些地方是需要临床医生重点的?未来更新的方向还有哪些?

蒋米尔教授:我们有一本《临床血管外科学》专著(第一版至第四版),是我们老前辈张培华教授的毕生心血。老师带我们撰写和出版这本书的初衷是学术传承,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精神,以及重视临床研究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继续耕耘。在这本书里我们强调的是“疾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临床血管外科学》顾名思义,是一本适用于临床实践的书籍。高楼大厦平地起,只有打好地基,大楼才能稳固,所以,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书中都会涉及,因为血管外科医师的工作,不单单是治标,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要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随着临床技能的发展和改进,书中的内容当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最热门的腔内微创治疗、最新的手术器材、疾病发生的基因组学等都将纳入其中,以期对基层医师和初级血管外科医师临床工作能有所帮助。诚然,学术理论具有时效性,需要不断更新,目前第五版已在筹备中。虽然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但工作的核心是为了传承前辈的学术精髓和治学精神,目前的主编已是我院血管外科科室主任陆信武教授,相信他也一定能够将这本书传承下去,这本书一直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说明编者们的努力受到了认可,这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门诊》:出版书籍代表了学术传承,在您多年的科室工作中,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血管外科医师,请介绍一下目前贵院血管外科医生梯队是如何建设的?有哪些值得大家去借鉴学习的?

蒋米尔教授:血管外科发展至今,都归功于老一辈的医学大师,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但他们秉承艰苦朴素、不断探索科研的精神,始终在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做出贡献。然而医学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所以学科建设亟需年轻血液,传承及发扬老一辈的经验和治学精神。我们在科室梯队建设方面有一些心得,可以与诸位分享。首先,注重研究生队伍和年轻医师学术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搭建临床和科研的发展的平台;我们开设了血管外科学习班,交流和探讨学术知识;对于有志于学习最新技术的医师,科室内配备的最先进仪器设备可供其学习使用,我们还邀请国外专家来院讲课教学,并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

其次,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是人才建设,培养肩负学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科室的第一要素,重中之重。不仅学术水平要过硬,还应具备优秀的人品与领导潜质。医院医院医师的地方,需要做好医、教、研三方面工作。现在我院血管外科科室主任陆信武教授就能够独挡一面,担负起学科医、教、研和管理的重任。众所周知,医师的成长需要时间,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遇到医疗纠纷等,作为导师我们要鼓励年轻医师,不要沮丧、退缩或者放弃,成长中会有各种问题,但如果喜欢这一职业,就要坚持,这对个人的成长亦非常重要。另外,年轻医师还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别人享受的时候,年轻医师也要专注科研与学术。总之,现如今给年轻医师提供的发展平台很大,只要愿意努力,终将会有收获。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血管病诊治中心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创伤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上海市医学会第四、五、六届外科专科分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国际会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余篇,其中SCI论著11篇,获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百人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局级以上课题5项,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名称:MZ腔内血管

《门诊》杂志官方

长按,识别,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白癜风是否传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l/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