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三院middot医疗动态l

近日,23岁的王女士(化名),因数月来不规律的腹痛、医院门诊经过反复经验性抑酸护胃、调节胃肠功能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来到重医大附三院普通外科就诊,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后康复出院,解决了困扰她数月的腹痛问题。

“最开始就莫名其妙肚子疼,到后来是一吃东西就肚子痛。”王女士表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女士腹痛?我院普外科为王女士进行了胃镜、肠镜等检查,但未发现“胃溃疡”等明显引起腹痛的原因,全腹部增强CT检查亦未发现明确占位性病变。因腹部疾病绝大部分在完善了胃肠镜和CT检查后都能明确病因,可王女士的“不明原因性腹痛”在完善检查后依然没有明确病因。

普通外科医生们反复琢磨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并查阅资料文献之后,竟有了新的发现:全腹增强CT上仔细阅片可见王女士腹腔干起始部有狭窄表现。在与放射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充分沟通后,进一步完善腹部CTA检查,结果显示:腹腔干起始部重度狭窄,考虑诊断“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王女士的病因终于找到了。

所以,普通外科决定为王女士行腹腔镜手术,解决她的病痛。普通外科主任曾冬竹教授主刀,术中出血仅20ml,耗时分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2天王女士恢复进食,腹痛症状消失,无淋巴瘘等并发症,顺利拔管出院。

科普时间:什么是正中弓韧带综合征?

正中弓韧带综合征(medianarcuateligamentsyndrome,MALS)是临床少见的一种综合征,最早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正中弓韧带(MAL)是连接主动脉裂孔两侧膈脚的纤维韧带,构成主动脉裂孔的前缘。如果腹腔干在腹主动脉上发出位置过高或膈肌脚附着点过低均可使腹腔干受压,导致肠系膜缺血,从而引起腹痛、体重减轻等一组症候群。因此又称为腹腔干压迫综合征(celiacarterycompressionsyn-drome)。此外,由于腹腔干受压后血流减少,肠系膜上动脉代偿扩张、形成侧支循环,血流增加使其分叉或成角处动脉管壁承受血流剪切力增加,产生囊状真性动脉瘤,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大出血风险。由于本综合征少见,诊断医师通常阅片重点在肝胆胰脾及胃肠道,而忽略血管的改变,容易造成漏诊。因此,对于腹痛患者,如果腹部脏器无异常改变,均要考虑到是否有血管的病变。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临床症状及体征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好发于20-40岁,尤其是体型偏瘦的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尤其是餐后腹痛,体重下降、恶心、腹泻等,听诊部分可有腹部血管杂音。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容易误诊为溃疡病、消化道肿瘤、神经官能症等。确诊主要依据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A可观察到腹腔干近端前上方存在压迹、使腹腔干呈鱼钩样狭窄改变。

科室介绍

普通外科

重医大附三院普通外科科室年成立,是医院重点打造的学科(专科)之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为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现有医疗主系列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人,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原医院、重医附一院、医院医院,专家包括的普通外科资深专家傅仲学教授(现附三院院长),在胃肠道肿瘤及腹外疝的微创外科治疗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的曾冬竹教授(现附三院普通外科主任)。

科室展开床位52张,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科室以微创外科治疗为特色,含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血管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等亚专业、以及门诊综合治疗中心。部分人员具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资质。团队成员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获得重庆市医疗成果、科技进步奖各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d/5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