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良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先天性脉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学组)主任委员
哈尔滨医院血管外科
我与Endovascology
年,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由景在平教授牵头创办的第一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Endovascology)。虽然当时会议规模较小,但在会议上,我第一次看到了景在平教授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治疗,这对当时的血管外科来说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从此开启了血管外科的腔内治疗的新篇章。
近年来,腔内治疗已经从开始的只做简单的病例,到现在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的治疗策略,这样的进展离不开Endovascology作出的贡献。Endovascology会议至今已举办22届,越来越多的国外专家、学者的身影说明了Endovascology会议俨然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国内、外腔内血管外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同声传译也是大会的一个特色,使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可以毫无障碍的对腔内血管外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希望Endovascology会议能够一直保持国际化的视野,给国内的医生带来更多的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策略。
此外,景在平教授高瞻远瞩,创新性的开展了腔内血管器具学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腔内血管外科器具学领域上的空白。并且景在平教授还成功的将国产的CASTOR单分支架应用到临床治疗,期待后续能够实现全球化的推广。同时景在平教授及其团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信息捕获能力令人钦佩,值得青年医生学习。
精彩讲课速递
讲题: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于主动脉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后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的一种疾病,分为活动性出血和非活动性出血两种类型,通常活动性出血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可以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生命,非活动性出血的病例短期内也易出现包裹组织破溃转为活动性出血,所以假性动脉瘤一经发现应尽快治疗。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在中国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可能是人种不同导致,有研究显示中国人多发免疫性血管病,而西方国家多发真性动脉瘤、动脉硬化等;其二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目前,临床上主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有外科开放手术、杂交技术和腔内修复术,但是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远差于真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壁强度非常差且易在同部位或其他部位反复发作。
其中,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区别于一般的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其治疗难度更大,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牧区的特殊感染引起的假性动脉瘤,例如布氏杆菌。
总的来说,在假性动脉瘤治疗之前应先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然后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异性、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