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降压药定时炸弹找上门高血压也许

出场专家

医院心内三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内科门诊李亮

55岁的刘大伯最近体检测出血压为/98mmhg,刘大伯说,自己这四年来,血压一直偏高,却没有头晕等任何不舒服,因此,就一直没有吃药,主要害怕高血压一吃药就停不了。这次,孩子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刘大伯左心室肥厚,考虑高血压引起了心肾的继发性损害。其实,高血压如今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好伴侣”,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可是,类似刘大伯这样的患者仍然举不胜举,他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似乎还远没有“及格”。

和刘大伯一样,今年70余岁的王大爷平时血压飙到,但他拒吃降压药,以为加强日常锻炼就行。

日前,王大爷突发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险些丧命,幸亏医生“紧急拆弹”,这才捡回一条命!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严重失血休克昏迷状态。检查的结果显示,王大爷腹主动脉上有一个10厘米×12厘米的主动脉瘤,相当于正常血管被撑大了三倍多,瘤体已破裂,腹腔大量积血。

“很凶险,死亡率高达85%~90%!”主诊医生说,患者一用力、一激动,就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破裂,被称为体内的“定时炸弹”。

据悉,腹主动脉瘤的常见致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龄、男性等。其实,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是缓慢的,身体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不会立马表现出来,等到症状出现,往往已比较严重。王大爷就是因为高血压没有控制,引起血管病变,导致腹主动脉瘤“找上门”。

专家有话说

医院心内三科副主任医师李亮说,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水平不断上升,包括吸烟、有害饮酒、高脂、高盐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与之相对,人们对高血压认识不够,很多患者延误了病情。

因此,李亮呼吁大家一定要走出高血压认识误区,不要忽视自己健康道路上的这一重大隐患。

1误区一:高血压可以根治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轻信。

2误区二:没有症状血压就不会高

  大部分人得了高血压病后并没有典型的症状。而且,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不适,都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3误区三:在医院比在家测量血压更准确

  在医院和在家中测血压,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很多人因为就医紧张,在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高,而在家庭测量的血压不高,因此患者容易被过度诊断为高血压,医生也有可能给予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诊断高血压,以及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可以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来补充。推荐在家里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

4误区四: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如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心、脑、肾等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就越好。如果等到这些脏器出现了并发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5误区五: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6误区六:凭感觉服用降压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仅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头不晕不吃药。其实,血压的高低是无法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头晕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7误区七:降压只用保健品

  近些年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很多保健品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实际上保健食品没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其所谓的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消费者若对该类产品认识不够,使用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危险。有高血医院就诊。

8误区八:去医院复查前停药

  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得更真实,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生更   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不适的表现,血压稳定,也担心耐药,要求换药,其实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10误区十:降压治疗有药就行

  部分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可以,而对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这也是一种误区。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因为这些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必须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议大家一定要平衡膳食,避免肥胖。不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水果和蔬菜。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等尽量不吃,吃饭速度不要过快,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0%。不要吃太咸,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宜。另外,要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步行、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同时,要避免激动,保持心态平衡。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不仅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还会导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编辑:杨佳薇朱雅琪(实习)

健康理念

倡导最先进的

健康文化

传播最新鲜的

官微

寻医问药(欢迎加入)

燕赵都市报健康事业运营中心出品

杨佳薇朱雅琪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y/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