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脏外科自年底开诊以来,截止到今年11月10日,顺利开展心脏手术台,成功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心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心脏外科是一个完整的团队,考验的是合作的默契程度,包括医疗、麻醉、手术室护理、病房护理、体外循环人员、超声影像等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通过一年的努力,大家做得都非常到位。”该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封赞祥对记者说。
一“刀”做俩手术实现最佳疗效
“心脏手术相比于其他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患者的生与死直接掌握在医生手中,因此我们的责任很重。为了保障手术安全进行,术前我们会仔细讨论,制定最合适的方案。”封赞祥说。
11月2日,65岁的董先生因肾脏肿瘤、腹主动脉瘤来心脏外科就诊,如果先进行介入支架治疗动脉瘤,术后患者必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再次开刀切除肾肿瘤会增加出血风险;先切除肾脏肿瘤就要面临腹主动脉瘤大出血的风险。患者难以耐受两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巨额费用,如何让手术更完美,还能降低医疗费用,让封赞祥非常头疼。
“经过多次病例讨论,我们决定与泌尿外科合作,一次手术解决‘俩问题’,我们先拆掉腹主动脉动脉瘤这个‘炸弹’,再由泌尿外科专家切除肾肿瘤。整个手术耗时近7个小时,为患者省了一半的医疗费用。”封赞祥介绍,每一台手术,他们都本着费用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原则,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走出去,引进来”实现技术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心脏外科已经常规开展非停跳冠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冠脉搭桥同期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冠脉搭桥同期室壁瘤切除术、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全弓置换、微创卵圆孔封堵、微创房缺等手术,这些技术的开展离不开科室人员的不断学习和努力。
封赞祥介绍,科室开诊前,为保证手术的成功率,科室医疗、护理人员提前到位,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集中培训,并分批次医院培训学习,外请专家团队前来提供技术保障,并与麻醉科、器械护士、体外循环人员进行彻底沟通,将不同手术逐一进行分析,争取做到流畅的配合,这对于提高成功率、磨合队伍、提升技术有重要意义。
此外,封赞祥每周都召集科室人员开展讲座,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取得的成就,并对疑难病例展开讨论。手术中,封赞祥也手把手教年轻医生,传授经验和心得。
“治病易,治人难”提高健康意识是关键
“很多心脏病患者在早期都不重视病情,直到病情加重到影医院医治,还有一些患者反复心梗多次,垂危时才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如果能及时治疗,不仅会获得更好的疗效,还能减轻病痛,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因此,需要患者提高保健意识,早确诊、早治疗。”封赞祥说。
除了慢性心脏病患者,还有一些急症心脏病患者,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出现突发状况甚至是猝死。怎么才能提早预防呢?封赞祥说,从凌晨到上午1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不要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尽量不要在早晨过度锻炼;晨起后先来一杯清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