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老年人体检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生告知血液中有斑块形成,平常要多注意调节。但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会有哪些危害等问题却并不清楚。其实,动脉血管中发现了斑块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只是少量的斑块则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斑块已经造成血流狭窄甚至血管堵塞,医院进行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骤聚,因此往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其特点是受累下肢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有哪些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随着血管老化而逐渐出现的,理论上来说,这是正常现象,就如同人上了年纪会长白头发一般。如果身体并没有任何异样,平时生活中多注意调节情绪,清淡饮食,合理运动等就可以了。

  不过,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逐渐增大甚至堵塞血管的时候,就会导致相应的器官缺血甚至坏死。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下肢的情况。当通往下肢的血液减少或消失时,就会表现出一系列慢性缺血的症状,如下肢发凉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坏疽甚至截肢,这便是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来源有哪些?

  专家解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有三个来源:1、从血中被动扩散进入内膜下;2、通过胞吞和胞吐等跨细胞转运作用进入内膜下;3、局部细胞坏死释出。其中,被动扩散最易受到各种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的直接影响。血管内膜就像一张滤膜,脂质进出血管内膜的速度和方向受跨膜浓度差、跨膜压力差及内膜孔径和通透面积决定。高血脂增加了浓度差,高血压提高了扩散动力,糖尿病、吸烟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细胞间隙增大,造成血管内膜通透性升高。这些都可以导致脂质物质在血管中过度聚积并逐渐形成血栓,危害人体的健康。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hl/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