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有一所建院60余年的医疗名院,他汇聚着众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拥有着最质朴的家国情怀,以先进的医疗技术为群众除去沉荷,用最单纯的医者之心抚慰着受到病痛折磨的患者,一批批患者从这里重塑健康,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走上救死扶伤的最前线,这就是西北地区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的医疗战线“领头羊”——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一附院这片肥沃的土壤中,一个又一个的白衣卫士从这里涌现出来,成为人民健康坚定的守护神。作为年轻医务人员的代表,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冯俊教授正是这个优秀群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
冯骏,男,45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留校一附院勤勤恳恳临床工作21年。
他是国家卫计委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专家,国家卫计委首批颈动脉支架技术培训专家,国家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专家,陕西省首批介入资质评定专家,陕西省首批具备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三项资质专家,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
他还拥有众多的社会兼职,是《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常务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陕西分会(陕西血管联盟)委员,陕西省介入放射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委员,西安医学会第五届老年医学分会委员。
精于医术,勤于研究,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技术。
临床工作21年,冯骏教授秉承需求导向临床研究观念,不仅要作一名熟练掌握血管外科疑难、危重病人诊治的高级医生,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从深层次上解决患者的疾苦需求,给病患带来更大的福音。
在医疗工作中,冯骏教授除坚持每周三次专家门诊,每年诊治患者余例,近5年来完成微创以及三、四级手术余例,包括颈动脉支架术(CAS)、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椎动脉支架术、锁骨下动脉支架术、颅内动脉支架术、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肾动脉支架术、下肢动脉支架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支架术、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子宫内膜癌介入化疗栓塞术、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等。还针对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创新。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冯骏教授是我国颈动脉狭窄疾病诊治的中青年专家,每年救治颈动脉狭窄患者数百例。年的元旦,冯骏教授与家人的团聚被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48岁男性,失语并右侧肢体偏瘫1天,外院诊断:急性脑梗死。彩超提示:左颈动脉重度狭窄并斑块破裂,漂浮于血管内!颈动脉斑块破裂造成的血栓栓塞是导致患者脑梗死的原因,但血管内仍有大块漂浮的斑块可能会随时脱落,再次大面积脑栓塞对患者将是致命的打击!顾不上节日与家人的团聚了,医院!冯骏教授实施急诊手术,以娴熟的手术技巧,仅用半小时就顺利完成了颈动脉支架术,患者得救了,又重新正常说话行走了!
“无脉症”是临床上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病因为锁骨下动脉闭塞,疾病可导致患肢无脉、麻痹、肢冷、萎缩、坏死,出现“盗血综合征”,甚至后循环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冯骏教授开展新医疗新技术:双向介入开通支架成形技术在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微创、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远期效果良好,为西北地区在该疾病的诊治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一位患“无脉症”的老人,8年辗医院医治无效,冯骏教授利用双向介入开通支架成形技术仅用一个小时就成功微创完成了手术,家属在手术室门口激动地哭了。
一位58岁男性,破裂型主动脉夹层,夹层已经破入左侧胸腔!经过精心地术前准备,冯骏教授带领手术团队,以娴熟的手术技巧,仅用半小时就顺利完成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患者病情稳定,术后引流出胸腔积血ml,患者顺利出院。
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现,冯骏教授曾先后荣获“青年岗位能手”、“全校教师授课比赛第一名”、“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青年医师演讲比赛第一名(特等奖)”、“年国际腔内血管大会最有价值病例大赛获年度价值病例奖”、“中国微循环学会年学科进步奖”等称号。
诚于医德,心系病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众所周知,血管外科工作又忙又累,且急危重症患者多,基层转来抢救病患多,冯骏教授常为抢救一例例危重患者辛勤奉献,受到患者、家属、同事及领导的称赞。在各种危急关头,冯骏教授都能义无反顾地履行着自己神圣的使命,书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一天夜里在急诊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82岁的老太太突发下腹疼痛,随即双下肢冰凉、麻木,经过初步检查,诊断:房颤,急性腹主动脉骑跨血栓!这种急性高龄腹主动脉骑跨血栓死亡率非常高!手术风险更高!救治这样的患者九死一生!冯骏教授立即手术,选择经患者右桡动脉入路,造影发现巨大腹主动脉骑跨血栓,并且血栓已经碎落至左下肢动脉远端,因而左小腿坏死迹象显现。经过精巧地介入治疗,3天后患者腹主动脉骑跨血栓消融,双下肢动脉血流再通,双下肢功能迅速恢复,肢体保住了!患者全家都热泪盈眶,一周后患者即康复出院。
一位75岁的男性患者,反复短暂晕厥。诊断:孤独椎动脉颅内段99%狭窄,命悬一线!医院,均认为手术风险高,“九死一生”!冯骏教授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为患者精心地进行围手术期准备,设计了手术流程。在全麻下,终于成功地实施了孤独椎动脉颅内段支架手术。当老人安全地被送出手术室门口时,患者家属都激动地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冯骏教授为患者辛劳付出,成功救治了一个个急难危重患者,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与好评,感谢信、锦旗一封封、一件件“飞”到了他的病区,看着这些解除了病痛折磨后由衷感激的话语,他觉得无比幸福,这也是对他作为一个医生继续为事业乐于奉献最大的鼓励!
甘于奉献,服务基层,医院的医疗影响力。作为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冯骏教授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往返于周边县区,医院临床查房、学术讲座、义诊、手术指导,传、帮、带、教,不断努力提高周边医院的诊疗水平,医院就可以得到精准的治疗。医院开展学术讲座10余次,完成三级、四级手术余例,以实际行动践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的医疗影响力。
冯骏教授是一位精于医术、诚于医德、勤于探索、甘于奉献的临床医师,他来自于临床一线,了解临床,热爱临床,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
“微博院长”施秉银誉满杏林——儒医范晋海我用爱弥合你的伤口——记一附院阮瑞霞副主任护理师“平民专家”张银刚:为了拯救生命,不惧风险的“疯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