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符伟国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院。年他成为中国血管外科第一个博士。最早医院普外科时,他就在血管组,现在血管组已经成为独立的血管外科,更重要的是,30年来,他经历和参与了血管外科手术方式脱胎换骨的时期。前15年,他踏踏实实和其他同行前辈们一起用传统手术为病人争取生命,从年开始的后15年,他率先和国际接轨,成为中国第一批从事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的专家,“有别于我的老师们,那一代专家都是以传统手术治疗的高手,我们这一代人想要走出另外一条路,肯定要有一个更好的、更有利的方法去研发,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在微创这条路上走出来。”
从传统手术到腔内微创,这一变化与病人休戚相关,用一个形象比喻来说,传统大的手术就像为了铺设地下管道,就把路面都打开,再把水管埋下去,工程很大,整个路面行人都没法通过。所以传统手术创伤很大,耗时很长,最早一台手术需要近10个小时,而且手术之后要住院一个月,即便出院后也需半年左右才能基本恢复到正常生活。
腔内微创手术就动静小多了,就像打隧道,找一个点挖好以后进去,在整个地下把隧道做好,在血管里用支架架好,再从一个点出来,整个这条道上几乎是不影响交通的,手术平均只要1小时左右,病人创伤小,不需要输血,住院3到5天就可以。从原本需要剖开半个人,到现在只需要做两个七八毫米的穿刺点就可以,而且目前我们普遍选用的支架系统根据年6月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血管年会’上公布的最近五年随访临床数据显示,术后长期疗效非常理想,已经经过四亿次疲劳试验,模拟人体内环境十年内正常使用情况。”
符伟国主攻的方向正是血管外科两大最“经典”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作为国内该领域的权威和领先科室,符伟国和他的团队每年进行腹动脉瘤治疗台左右,主动脉夹层手术台左右。庞大的手术、精湛的技术、成熟的学术,让他和团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赢得了无数国内外医学专业奖项。
多做一个CT,多问一句话主动脉夹层这一现场往往发生在中壮年身上,并且在东方人、亚洲人中发生的几率明显高于西方人。病人的起病会很明显,近90%的症状呈现急性胸痛或背痛,病人向符伟国教授描述的症状都很相似,前胸或后背突然像撕裂一样的剧痛,大汗淋漓,无法行走。疼痛让人警觉,所以病人甚至可以告诉医生是在几点几分发生。
这又是很容易被误诊的一类疾病,因为胸痛症状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心绞痛。病人突然胸痛,家人自然把他直接送来胸痛门诊,根据症状,第一反应当然是怀疑心绞痛或心梗,很自然心电图、心肌酶谱都检查一下,这两项检查都是针对这类病做的。结果发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都稍有异常,但没有到会引发心梗的程度。病人的疼痛会持续存在,医院甚至直接拉到台上做照影,才发现是夹层,这时候才知道误诊。”
每次听到这些病例,符伟国教授都感觉很可惜,所以他经常和同行们分享,面对这些病人,如果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做完没什么太大问题,这时候做一个CT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CT就可以把主动脉夹层给筛查出来。“急性胸痛会致死的基本就这三种情况:心梗、夹层、肺梗,用心电图、心肌酶谱加上CT这三个检查就可以检查出来了。”
主动脉夹层还有一种容易被疏忽的情况,这类病人发病时并没有主诉胸痛症状,而是表现为腿部疼痛,无法行走,发冷、发麻,体温降低,面色苍白,这些症状和动脉栓塞非常吻合,所以常被拿来当成动脉栓塞治疗,直接拉进手术室通过手术取栓来解决。但是一到手术室打开股动脉之后发现这个病人根本没有血栓,“其实在一开始追加询问一下病人病史就好了,问问他有没有过房颤病史,这往往是栓塞还是夹层病人的重要区别。对于一个突发腿疼的病人,如果他有房颤病史,那多数他会是栓塞引起的;但如果这个病人从来没有过房颤病史,那造成急性腿疼的原因就很可能是夹层。其实医生可以继续多追问一下,因为如果是夹层引起的急性腿疼的话,病人一般会先发生胸痛,胸痛阶段过了之后才变成腿疼,发展到无法行走了。”
由于发生夹层造成的疼痛来得非常突然而且剧烈,就被直接送至急诊室。符伟国教授一直劝诫更多人,平时多了解和这些疾病知识,万一发病,记得更积极主动地告诉医生你的身体情况,包括以往的病史,协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警惕血管里的隐形炸弹另一个血管外科的“经典”疾病就是腹主动脉瘤,跟夹层会产生剧烈痛疼不一样的是,腹主动脉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关于动脉瘤,符伟国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大部分肿瘤是实体肿瘤,但动脉瘤其实并不是实体肿瘤,像我们汽车、自行车轮胎,到一定时候鼓出一个包来。从这方面来说,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在脑部就叫脑动脉瘤,发生在胸主动脉叫胸主动脉瘤,发生在腹主动脉叫腹主动脉瘤。根据不同的解剖部位给它一个命名,这就是我们动脉瘤的一个来历。”
因为没有疼痛症状,动脉瘤容易被人忽略,医院检查只是因为自己平躺在床上无意中摸到肚子上有一个肿块,很明显还会微微跳动,医院做一个检查,才发现是腹主动脉瘤。“这一部分的瘤是不疼的,如果开始疼,要么就是动脉瘤破了,要么就是形成了瘤内夹层,要么就是感染发炎了。动脉瘤一旦从无症状到有症状,就得赶紧处理了,否则是会致命的。”
当然,也不是一旦发现身体里长了腹主动脉瘤就要马上处理,国际平均的干预标准是5.5公分,作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符伟国不会只是拿着标准机械死板地对照,30年的学术和行医经验让他有自己更灵活科学的判断机制:“5.5公分以上和5.5公分以下的腹主动脉瘤,在经过长期随访以后发现这两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别,所以国外的手术干预标准定在5.5公分,但是中国人的血管普遍比外国人细,所以一般我们在5.0公分的时候就可能干预了。还有,因为女性病人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几率更高,所以我们对女性病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干预也会比男性更积极一点。”
为病人再多考虑一点落实在具体的病例上,符伟国会结合病人的方方面面为他们考虑,病情之外,年龄因素、心理状态、经济状况都是他会为病人斟酌的事情。
“同样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如果一个是中壮年,只有50几岁,身体各方面检查都很好,他很有可能还可以活二三十年的,这时候我会建议他用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相对来说远期的并发症少,而且维持通畅也好,一劳永逸的机会很高,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受益。但如果在一个90几岁的老人身上,就需要另外考虑了,因为这个年纪身体承受不了一次大手术的创伤,这时候我就会建议用微创去做。还有些病人,尤其是女性,她知道自己身上有一个瘤,心理负担很重,整天都很焦虑,担心得睡不着,只要她这个瘤符合指南标准,我们就来做这个手术。但也有人对手术很抵触,我一看瘤子现在5.5公分,可动可不动,那我就给你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随访,如果一年之后瘤体明显长大了,那时我就会再次告诉病人建议手术,这时候病人一般都会比较配合,毕竟有了一年的心理准备,你自己看到你的瘤子在变大。事实上真的有人在随访中发现瘤体几乎不长,那也可以继续观察。”
符伟国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充满同情,他知道大部医院血管外科,常常已经试过了其他方法都走投无路,在经济上也弹尽粮绝了。所以他们的医生在考虑帮人治病的同时,还得为病人“算钱”。对于一个必须做手术的病人,他们会先问一下病人的经济状况,背后的原因实在是用心良苦:“我们医生想的不仅是手术本身,还得为病人想到以后,很多病一旦动手术,就可能是持久战,因为动完手术可能还有很多术后问题,所以经济就很重要了。医生就要绞尽脑汁去想怎么在这病人经济承受范围内去治病。”
符伟国教授当然听说过很多医患关系激化甚至酿成悲剧的事情,但他始终很坦然。这么多年,倾尽心力治病,将心比心为病人着想和沟通,他已经赢得病人们的莫大信任——而信任,何尝不是一个外科医生和病人之间最美妙的关系。
新闻晨报年01月05日B05:健康周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治疗方法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