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一、疾病概念
腹主动脉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壁局部薄弱、扩张和膨出,造成主动脉壁正常结构的损害,尤其是承受压力和维持大动脉功能的弹力纤维变脆弱和破坏,腹主动脉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当扩张的腹主动脉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的1.5倍时,称之为腹主动脉瘤。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因其他原因查体而偶然发现。典型的腹主动脉瘤是脐周或上中腹部有一个向侧面和前后膨出的搏动性包块,约50%患者伴有血管杂音,除非患者肥胖,一般均可触及,有压痛及细震颤,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治疗原则
(一)腹主动脉瘤不可能自愈,最严重的后果是破裂出血致死。瘤体直径≥4.5cm的,发生破裂的比例明显增高,即使瘤体较小者,同样存在急性破裂的可能。近年来腔内治疗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适合老年及体质较差的病人,创伤小、恢复快。
(二)外科手术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
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观察及护理要点
1.防止动脉瘤破裂对于瘤体较大或疼痛严重的患者,要警惕随时破裂的危险。破裂主要表现:主诉腹痛加剧或突然剧烈腹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先兆症状。预防瘤体破裂有如下措施:
1)嘱患者避免突然大幅度动作,如坐起、突然弯腰、转身等动作,减少或避免引发出血的诱因。
2)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兴奋和悲伤,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心血管活动增强,诱发瘤体破裂。
3)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睡前服用镇静、催眠药,并观察其效果。
4)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致腹压增加。
5)备好抢救用物及药品,随时准备抢救。
6)疑瘤体破裂,立即用腹带加压包扎,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送手术室急救。
2.心理护理在患者面前要镇静,用平静的语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术前相关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消除其恐惧心理。
3.控制血压任何因素引起的动脉压升高,都是引起动脉瘤破裂的诱因。监测患者血压,在保证重要脏器有效灌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血压,避免发生波动,必要时记录24小时尿量。
4.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时多餐,保持排便通畅。
5.术前指导、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二)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特别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观察有无发热、腹痛,以及尿量和下肢血运情况。
2.体位由于腔内隔绝术切开的股动脉已经缝合,因此患者不需要绝对制动肢体。术后患者清醒后采用半卧位,可让患者床上做足部背伸运动,若伤口无明显渗血,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术后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3.饮食全麻当日禁食,术后6小时可进水,术后第1天可进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普食,以进易消化食物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对比剂的排泄,减少对肾功的影响。
4.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用药。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内漏发生原因:①支架移位。②移植物本身的缝隙。③侧支血管开放。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腹部搏动感、痛感应减弱或消失,每班进行腹部检查,观察动脉瘤的体积变化及搏动情况,如发现仍有搏动,腹部包块无变化或增大,则提示可能修复不全或内漏,若患者腹痛加剧,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则提示有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处理措施:应立即联系手术室急诊手术:证实后置入另一枚支架,必要时栓塞侧支血管。
2.血栓可发生于内支架或髂动脉、远端肢体等部位,应严格按医嘱进行抗凝溶栓治疗。
3.腔内隔绝术后术后综合征表现为一过性C-反应蛋白升高,发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轻度下降。遵医嘱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消炎镇痛类药物对症处理。
4.肠坏死患者行腔内修复术后,可造成某段结肠侧支循环供血不足,严重者可肠坏死,需手术切除。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听诊有无肠蠕动音及注意大便的性状。
5.术后截瘫这是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很少见的并发症,原因是隔绝术中遮蔽了变异的肋间动脉,从而截断了胸腰段脊髓的血供。术后患者清醒后即让患者活动下肢,以观察有无截瘫的发生。
(四)出院指导
1.心理指导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2.饮食指导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营养膳食,保持排便通畅;
3.用药指导按要求规律服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等,坚持测量血压;
4.按时复查3个月后复查,定期体检。
睡硬床好还是软床好?看完吓一跳,赶紧换床!居家小灵通阅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