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使用后血栓指标的变化分析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3.html

血医院内多个临床科室,由于患者就诊科室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临床医生对于血栓性疾病深入的了解、及时的诊断治疗、以及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当前,由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导致的住院患者非预期致死或致残,医院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医院管理者与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外科手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对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抗凝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的发生率、死亡率病例。

下面看一例病例,女,5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检查常规指标PT12.3sec[9-13sec],PTINR0.95[0.8-1.2],APTT29.7sec[23-35sec],Fib.1mg/L[-mg/L].D-dimer0.22mg/LFEU[0-0.55mg/L],FDP1.3mg/L[0-5mg/L].

监测D-dimer与血栓四项的变化,如下表,术后第4天抗凝使用后,查APTT68.2sec。

表1D-dimer与血栓四项的的变化图

图1术后血栓指标变化趋势

治疗措施,术后第4天肝素抗凝剂使用,术后第6天进行双下肢B超发现右侧胫后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持续抗凝预防最终得以恢复。

分析:D-dimer纤溶产物术后第一天上升,第6天呈上升趋势。而TAT上升更快速和明显,在第3天即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提示凝血过程激活明显。肝素使用后可看到TAT的明显下降,相应APTT的升高。D-dimer的反应上变化不明显。

tPAIC有轻度升高,提示纤溶诱因未去除,但升高程度较少。

TM,PIC未见明显升高,TM提示骨科手术很成功,伤口和血管恢复较好,以及PIC提示后期无持续明显纤溶过程。

结合TAT监测和APTT的变化可综合分析,较客观反映抗凝的效果,并制定后续抗凝治疗方案。

JunichiUtoh等人对pre-DIC状态的腹主动脉瘤的病人分别使用Argatroban和Heparin的病例队列研究表明,数据如下表2,

表2临床指标的变化

使用Heparin监测,TAT和PIC的下降明显。FDP下降明显,和D-dimer没变化。

TakaoUrabe等人对心脏栓塞性梗死CEI及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使用Argatroban后2天及7天均TAT逐渐下降,PT无明显变化,APTT仅在第二天升高,而第七天下降至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无论是手术的病人,还是肿瘤的病人,肝素及肝素类抗凝药,较好地反映抗凝效果除了常规指标APTT,FDP等,TAT和PIC是更好反馈抗凝效果的指标。

参考文献

1.JunichiUtohetal.AnticoagulantEffectsofArgatrobanonthePre-DICStateinPatientswithanAorticAneurysm:AComparativeStudyofHeparin.InternationalJournalofAngiology7:23t-(),

2.TakaoUrabeetal.AnticoagulantTherapywithaSelectiveThrombinInhibitor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UsefulnessofCoagulationMarkersforEvaluationofEfficacy.JournalofThrombosisandThrombolysis13(3),–,2.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z/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