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先行者

医院坚持从挂号、检查、住院、付费等人民群众最急、最烦的小事做起,努力实现患者“最多跑一次”;着力打造后勤“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员工服务中心,创新性的提出员工“最多跑一次”……

记者

张园园

编辑

沐尧

院区外景图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90%的患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年医院又顺利晋升“三甲”,在外人看来,祝振华大可以放松脚步喘口气儿,但是,祝振华却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振华自年初正式担任安徽省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伊始,祝振华就在暗暗思忖,本身“底子”医院应该如何找准下一步的发力点?怎样保持竞争优势?如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带着这些疑问,在接下来的探索中,他逐一找到了答案。向专科、专病倾斜医生利用移动查房机开展移动查房“尽管十二五期间太和县就已经落实了‘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但是我们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近年来,我们反复分析另外8%左右的患者的外转原因,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其中4%的患者因为对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信任而外转,这些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病种上。”患者的需求让祝振华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基于此,医院提速“五大中心”建设,强化肿瘤、放疗等专科、专病建设。其中,烟雾病颅内外搭桥术、颈内动脉剥脱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填补了区域空白。年出院病人达到8.5万人次,手术台次比去年增长26%,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67.43%。护士使用SPD耗材医院坚持“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技治疗化、肿瘤精准化”,学科建设进一步细化,顺利开展心脏冠脉搭挢术、脑血管搭挢术、脑梗塞动脉取栓术、胃镜下早癌粘膜剥离术等新疗法。年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项。医院不断规范学科和手术层级管理,完善项制度、36个预案和个流程。其中,临床学科增至43个,医技科室增至15个,省级临床特色专科增至3个,市级重点学科增至10个,启动9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了整体提升学科诊疗能力,近年来,我们做出了很多尝试。”祝振华提到,医院搭建了与北京医院和上海医院、医院等省外36医院远程会诊、远程教学、教学查房平台,整体提升学科诊疗能力和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儿科专家进行查房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这一点祝振华一直深信不疑。“医院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局,在这样的情势下,制胜的‘法宝’就是真正了解和满足人才的需求。医院都会通过提高待遇留人,但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成长和提升的平台。”祝振华介绍,医院公开进行人才招聘和后备干部选拔,不断增强团队活力。“干部队伍定期述职和交流轮岗,保持人才‘能上能下’,干部竞聘过程中专家打分占70%,科室民主测评占30%,促使他们对工作有所总结,发现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推动科室发展。”医院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同时,医院重视专业人才“走出去”,年选派24名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赴台医院医疗体系、专科经营、社区照护和品牌营销。此外,累计选送名管理人员医院进行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岗位见习。不久前刚刚落实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急诊科虽然忙碌却井然有序,科主任赵曙光介绍,科室配置了DSA、CT、急诊手术室等,推进“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和专科救治前移,提供危急重症患者“一站式”急诊急救服务。“医院以急诊大平台向病区辐射,做好急诊病人前期治疗,过去病人都是到某一个科室,现在急诊作为首站与专科病区结合,及时检查、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以脑梗病人为例,过去容易发生偏瘫,就算治疗及时,也需要至少半个月才能恢复肢体功能;而通过现在的取栓方式,第二天患者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既保持肢体功能,也不会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患者满意度才是“金标准”综合服务中心患者医院的照护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更精准的跟踪和落实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医院将此做到了极致。祝振华介绍,“医院门诊、病区的自助就诊机以及床头治疗带都可以对医护人员和服务环节进行满意度评价,医院的每个角落。患者办理入院后就会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如果对于诊疗服务有异议,可以分别联系医患关系科和监察室。”针对出院患者,医院安排了院科两级随访,如果随访过程中患者存在不满意,医务人员将会留存语音包,将其在中层干部会议上播放,同时也会及时反馈给科主任、护士长及医护人员本人,根据患者不满意的情况,查找原因和不足。“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倒逼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诊疗照护能力,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导诊人员指导患者操作自助就诊机“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自助就诊机,而且有导诊人员贴心指导我们进行操作,这比排队挂号、打印省时省力多了。”一位阿姨举起刚刚打印的报告单兴奋地说,全程只用了几分钟。在医院随处可见“信息化”的影子,机器人导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z/4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