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郭伟教授
AI为主动脉夹层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应用制式和程序化手段规范临床行为,提升医生水平;应用互联互通推动数据共享,为每位患者提供一个健康“账户”。
年4月21日上午,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主持研发的针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人工智能产品——AORTIST2.0(主动脉支架个体化置入人工智能研究云平台)在“年血管创新论坛”上发布,AORTIST2.0可以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进行自动分割,提取相关数据识别“破口”,辅助医生精准选择器材、推荐手术方案、预测术后效果和协助医生或患者对疾病进行长期整体管理。
郭伟教授从未停止过在血管外科领域持续创新的脚步。自年以来,郭伟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以及复杂主动脉瘤与夹层的杂交手术等等。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他也不断感受到挑战和压力。
“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器材发展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二是高证据级别的研究极其匮乏。”郭伟教授坦言。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血管外科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近三年来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的基础研究SCI论文占世界同行业总数的10%以上;近10年来国家自然资助的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项目也逐步增多,尤其是近5年来科研经费投入翻两翻以上。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科研水平在日益提高,正逐步形成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