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外科急症,被医学界称为藏在人体腹腔的“定时炸弹”。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80%。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是因这类疾病而离开人世的。
3月9日,在我市工作生活的42岁的闫师傅就经历了这样惊险的一幕,其肚子里的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腹痛难忍。所幸经过我们血管外科团队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闫师傅现已成功脱险。并将于明日出院。
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命悬一线3月9日晚上,42岁的闫师傅正在家中锻炼身体,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根本无法站起来,朋友赶紧把闫师傅送到了武进南院就诊,因病情太重又被送往我院急诊中心。接到急会诊通知的血管外科姜云飞副主任及时赶到,外院增强CT显示,闫师傅肚子里那巨大的“定时炸弹”,而且已经“炸”了,命悬一线。
“人的腹主动脉粗如自来水管,直径约2厘米。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后,就像气球一样,会越“吹”越大,动脉瘤壁也会越来越薄,到了一定程度就像吹气球一样“吹炸”了。而一旦“炸”了,人体的血就会从这里奔涌出来,直接导致死亡。”常州一院血管外科主任朱云峰介绍,目前国际上的标准是,如果动脉瘤接近5厘米,就比较危险了。
当闫师傅来院时,腹主动脉瘤已经破裂,当时血压只有65/15mmHg,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刻上手术台。做手术需要家人签字知情同意,但此时闫师傅的家人却还在从河南新乡赶往常州的路上。
医护人员选出最佳手术方案,“拆弹”成功!“不能等。”朱云峰主任斩钉截铁地说,“再等下去患者的命就没了。其他的先别管,先做手术救命再说。”时间刻不容缓,医院总值班批准后,我院血管外科团队为闫师傅打开“绿色通道”,直接对他采取了各种检查和抢救措施。
针对闫师傅的个人情况,血管外科团队紧急商议讨论,决定立即为闫师傅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因为对闫师傅来说,传统的开放手术出血量多,此时他的血压只有65/15mmHg,再出血的话,随时可能死亡。而微创手术方案是在只需在大腿根部微小切口,将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血管,阻隔病变的动脉瘤和正常血管,实际就是给水管做修补。
可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尽管采取的是微创手术方案,但闫师傅的动脉瘤巨大并已破裂,且已经形成巨大的后腹膜血肿,压迫了右侧肾脏,治疗过程错综复杂,手术成功率只有一半。
3月9日23点,在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的协助下,血管外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将闫师傅送进了手术室。
3月10日凌晨零点三十分,手术结束,姜云飞副主任告诉闫师傅的朋友,“手术很成功,患者得救了,但还需要观察。”
术后,闫师傅一步一步终于渡过了休克关,感染关,经过短期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尿量也基本恢复了,现在已经完全脱离危险,于明日出院回河南老家继续休养。
常州一院血管外科朱云峰主任提醒大家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的主要病因,老年人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发人群,由于病发前没有任何症状,中老年人的体检中最好加入血管的检查项目,便于提前筛查。如果平时就发现自己腹部有“噗通噗通会跳的包块”,则应该及时前往血管外科医生门诊就诊。
常州一院血管外科,用心呵护您的血管健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