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Gore)公司推出低剖面(lower-profile)大直径新型覆膜支架
当地时间9月23日,戈尔集团在美国宣布该推出新型覆膜支架,该支架系统通过特殊的设计,可以将直径在9-至13-mm之间的移植物在血管内运输时所需的轮廓尺寸降低至多3F,从而可以使其通过更细的鞘管进行运输。该覆膜支架另外通过在远端和近端添加新的不透射线标记,增强了影像透视下的可视程度,从而更加便于定位和输送,并能够精确地预测放置位置。
日前,该支架已经获得FDA许可。
2.苏尔医疗(Surmodics)宣布该公司的Pounce血栓回收装置获得FDA(k)许可
当地时间9月23日,苏尔医疗宣布自家的Pounce血栓回收装置(ThrombusRetrievalSystem)获得了FDA的(k)许可。公司将Pounce系统描述为一种机械取栓设备,可用于非手术切除外周动脉血管中的血栓和栓子,其优势在于患者无需支付额外的治疗费用或承担高昂的手术耗材花销。该装置包括5-F篮式(basket)导管、篮线(basketwire)组件和喇叭(trumpet)组件,其原理为首先通过将篮线组件送到血栓位置,然后两个镍钛自膨胀篮展开,将血栓和凝块收集到喇叭状镍钛金属网中。待凝块清除完毕,喇叭状的金属网会回收至直径7F的鞘管中,通过其将血栓排出体外。
除了这项设备之外,来自苏尔的Maharaj先生同时提到,公司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缺血性卒中领域的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其Surveil球囊的CE型号刚刚推出,而Sublime桡动脉通路球囊扩张导管也已经得到了FDA的许可。
3.研究人员发现主动脉覆膜支架移植术后虽然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却与此同时伴随着了并发症的增多
穆罕默德·哈索涅博士
来自梅奥诊所的血管外科研究员,MohammadKhasawneh博士致力于评估感染或内漏后接受晚期开放手术安放血管内移植物的患者的预后,并进行了一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他在中西部血管外科学会(MVSS)年会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超过75%的腹主动脉瘤(AAAs)是通过支架修复的,并且文献显示其预后晚期转化为需行开放治疗的发生率在1.9-4.5%之间。该研究收集了长达17年的数据(-年),比较了因内漏或感染转而接受开放治疗取出支架移植物的患者。共有名患者被包括在研究中,其中66人是因为内漏,42人则是因为感染。
Khasawneh博士发现,随着时间的进展,覆膜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正越来越高,年到年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年之间。内漏患者相比于感染患者,其主动脉瘤尺寸更有可能增大,但两组间瘤体破裂的可能性趋近相同,都在10%左右。
根据Khasawneh的报告,肾下动脉瘤(infrarenalaneurysm)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感染,而肾盂旁或肾旁动脉瘤(juxtarenalorpararenalaneurysm)患者则更有可能出现内漏;感染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钳夹(supramesentericclamp)时间也高于内漏组(29分钟比22分钟)。
在死亡率方面,内漏组的30天死亡率高于感染组,但后者却表现出了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比48%,p0.01),并发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重回手术室、重大心脏事件或移植物血栓形成,但总体类型上两组差异不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