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血压领域进展

作者:汪闻亮来源:门诊杂志

时间流逝,年已经翻过。也许用医学史的尺度去衡量,许多曾经的BreakingNews终究会埋藏在档案馆的某个角落。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每一个BreakingNews都在当时对临床、科研甚至卫生经济学产生过影响。而最终构成医学发展史的,正是这些昨天的新闻。为此,我们按照年1月~12月的顺序,与读者一起回顾这一年高血压领域的进展。

1月SYMPLICITY-HTN-3:RDN走入低谷

年1月8日,美敦力公司正式对外宣布SYMPLICITYHTN-3试验结果失败,并引起业界轰动。一时间,试验的阴性结果无疑给RDN浇了盆冷水。葛均波院士对可能导致阴性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不能完全保证操作的有效性(RDN存在学习曲线);随机分组前降压药物治疗时间过短、药效尚未完全稳定;接受RDN治疗的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更好等原因。RDN技术较为年轻,还需要更多有力证据,目前全盘否定RDN为时尚早。我国专家并未停止对RDN的探索,包括进一步对消融设备进行改良、采用新型的体外超声能源在肾交感消融中的应用等。或许,年RDN会有新的突破点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

点评:路漫漫其修远兮,RDN要上下求索。

2月CARDIA研究:年轻人血压升高与25年后CVD风险存在相关

JAMA2月4日在线发表的CARDIA研究显示,年轻成人连续测定的血压可预测中年的亚临床冠状动脉钙化(CAC)风险,后者是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替代指标。具体而言,18~30岁间血压升高与25年后的CAC强烈相关,即使血压轻微升高也是如此。

在这项研究中,芝加哥西北大学预防医学系的NorrinaB.Allen医生及其同事对CARDIA研究中例受试者的血压模式进行了跟踪。CARDIA研究是一项纵向队列研究,入组~年基线时居住在美国4个市区的年轻成人,随访25年。在第25年评估时,使用CAC对其中例受试者的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量化。该研究表明,血压的改变或改变的时机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这一认识可能对于未来的风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探讨这些轨迹在预测临床CVD事件方面的效用性及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对终生血压轨迹的影响。

点评:别看你今天血压高,小心25年后拉清单。

3月Neurology:高血压前期可增加卒中风险

年3月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显示,患者处于高血压前期的血压低值似乎也能显著增加卒中风险。随访期间,相比于血压低于/80mmHg,血压在-/80-89mmHg的高血压前期者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RR1.66,95%CI1.51-1.81)。对于血压在上半区(RR1.95,95%CI1.73-2.21)的高血压前期者来说,这一联系更为紧密,但它对血压在下半区(RR1.44,95%CI1.27-1.63)的高血压前期者依然显著。这一研究由我国南方医院的许顶立教授及其同事共同完成。

HowardWeintraub博士在评论中说:“这篇文章非常重要,这证实了人们日益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l/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