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的老李,今年47岁,平常身体健硕,事业蒸蒸日上,是成功的生意人,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最近数月来老李时常感觉到腰酸,在家人医院检查。体检结果让全家陷入了恐慌和焦虑,原来CT发现老李的肚子里最粗的动脉血管上长了个大“瘤子”,当地医生立即给老李告了病情危重,医院治疗。
老李一家慕名来到了浙医二院,找到了浙医院血管外科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陈兵教授,陈兵教授为老李详细介绍了病情,不仅让老李明白了病情的重大,也建立了治疗的充分信心。入住我院滨江院区,多个相关学科协同会诊,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最终由陈兵教授率领的血管外科团队为老李成功实施了手术。
腹主动脉瘤早期无症状,症状明显时往往瘤体较大,极易发生破裂,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被视为“定时炸弹”。经过细致准备,老李送进了手术室,一台惊心动魄、精确缜密的“拆弹手术”开始了。这是滨江院区介入手术是开展的第一台腹主动脉瘤手术,经医疗组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这台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腹主动脉瘤“拆弹手术”进行的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在病人双侧的大腿根部做了仅2厘米切口,快速解剖显露了双侧股动脉穿刺、造影、超选等一系列标准而娴熟的血管腔内操作,整个血管外科团队仔细研究造影图像,比对术前CTA,根据精确测量的相关数据,为老李选择了最优尺寸的覆膜支架。手术关键时刻到了,覆膜支架准确到位,迅速释放成功!即刻复查造影:腹主动脉瘤被完全修复,双肾、肠道及下肢的各支动脉血管血流通畅!麻醉前动静脉穿刺、导尿、全麻、消毒铺单、双侧股动脉切开、造影、覆膜支架精确修复、伤口缝合及麻醉苏醒如此多个复杂步骤的一台复合手术在短短1.5小时内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非常平稳,术中总失血约50毫升。醒来后的老李告诉家属就像睡了一觉,在毫无痛苦下完成了手术。术后约6小时老李就逐步恢复了饮食,第二天他就下床活动,术后一周老李顺利出院,非常感谢浙医二院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在腹部的延续,是腹腔最粗的动脉,负责腹部脏器及下肢的供血。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粥样硬化、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等原因的积累,腹主动脉可能产生局部永久性地扩张,就象不断充气的车胎在薄弱的部位产生一个鼓包,若不加控制,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危及生命。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但许多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感觉,往往是做其它疾病检查时无意发现,因此被称为“定时炸弹”、“沉默的杀手”,残忍而隐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手术,病人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部正中从剑突到耻骨联合间的巨创的切口,充分暴露出腹主动脉,阻断后将病变的腹主动脉瘤切除,替换为人工血管。开放手术创伤较大、对脏器功能干扰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不适合于年老体弱、合并多个脏器功能不良的患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微创的腔内技术成为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革命性技术”,陈兵教授介绍说:“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已经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位致死致残的疾病,血管病学是当前及未来医学研究的焦点,作为研究血管系统疾病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的血管外科及腔内血管外科成为了当今医学发展的风向标。医院院在不断发展心血管、脑血管诊治的基础上,从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聘请陈兵教授来浙医二院进一步加强血管外科建设。目前浙医二院血管外科团队中引进了由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及全国多所著名院校培养的的血管外科医生,建设了充满朝气的血管外科团队,成为浙医二院一支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生力军。
巨大腹主动脉瘤,偏心性生长,管壁菲薄,极易发生破裂
巨大腹主动脉瘤,多量血栓,脱落后易造成远端栓塞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术后,瘤腔完全隔绝,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不易发生破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