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第二周(总第期)
本期心资讯内容包括: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同样值得重视,影响患者长期预后;▲极早发冠心病严重影响预后,注意警惕冠心病年轻化;▲升主动脉长度帮助判断升主动脉瘤患者预后如何;▲动物实验证实抗凝药达比加群可抗老年痴呆;▲社区卫生服务结合智能手机帮助提高高血压控制情况。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同样值得重视,影响患者长期预后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临床预后不佳,面临着较高的猝死风险,外科换瓣手术和近年来兴起的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轻度、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是无需特殊处理的“良性”病变,但是实际上关于轻度、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循证医学证据非常少见,相关研究的随访时间也相对较短,人们对其的认识多来自于经验医学。近日发表于JACC的一项名为NEDA的大型注册研究对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程进展和临床预后提供了更多参考。
该研究纳入了,例(平均年龄61±17岁)男性和,例(平均年龄62±19岁)女性受试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其主动脉瓣(AV)平均跨瓣压差、瓣上峰值流速和瓣膜口面积进行测定,并进行了为期1,天(-天)的随访。受试者中剔除了所有接受主动脉瓣手术治疗的患者。受试者中轻度、中度和重度AS分别为16,例(6.7%)、3,例(1.4%)和6,例(2.6%),其中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是指平均跨瓣压差20.0~39.0mmHg、瓣上流速峰值3.0~3.9m/s。
随访结果显示,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的5年死亡率明显高于无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中度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的5年死亡率分别为56%和67%。对年龄、性别、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主动脉返流等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平均跨瓣压差20.0mmHg,即中度AS,明显增加全因死亡(5年死亡率50%)和心血管疾病源性死亡的风险。
该研究改变了对于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传统看法,对我们既往对待这类疾病的态度提出质疑,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数据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分类方法可能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一分类方法或许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
极早发冠心病严重影响预后,注意警惕冠心病年轻化
尽管老年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发生率一直在下降,但是在年轻人群中似乎并非如此。事实上,据统计,35-54岁年轻人群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年轻人群中的早发冠心病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更多的后期制作:蒋京花
往期回顾.每周“心”资讯|TCT迈入第四个十年:哪些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重要研究即将揭晓?
.每周“心”资讯|国产第三代可降解涂层支架2年随访结果媲美进口支架;JAMA连发两文,力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逆转心室重构作用……
.每周“心”资讯|EHJ专栏: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女性胖在哪儿比胖多少更重要
.每周“心”资讯|ESC亮点:五大指南,替格瑞洛的三项研究,HFpEF中的ARNI、分期行PCI……
.每周“心”资讯|不停跳搭桥真的会增加死亡率吗?国内原创,手机自拍,看脸测血压
.每周心资讯|支架术后为什么还会有心绞痛?EHJ发图文总结诊治流程;祖国医学针灸疗法可有效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症状……
.每周心资讯|高血压:不为人知的百年历史;75岁以上人群采用他汀+依折麦布联合强效降脂策略更优……
.每周心资讯|"高压"与"低压"升高,哪一个危险更大?新英格兰好文赏读
.每周心资讯|心力衰竭进展-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特辑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下载对应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