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是“重医大附一院产科”原创文章,
归我科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面二胎”政策出台,不少家庭为喜迎“二娃”的到来欢天喜地,但也有一些“危险分子”伴随在高龄孕妈妈左右。对于迎接喜事的高龄孕妈妈、尤其是第一胎为剖宫产的女性,孕育二胎也是面临巨大挑战。据统计显示剖宫产后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54%,1次剖宫产后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是无剖宫产史的5.3倍,大于2次剖宫产后再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为39%。前置胎盘伴胎盘在前次手术瘢痕处植入(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随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倍增,1次剖宫产后发生率为11%~27%,大于4次剖宫产者则高达67%。目前疤痕子宫再育的孕妇中,因中央性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因素造成产后大出血进行抢救的并不罕见。凶险型前置胎盘由于胎盘完全覆盖前次手术的瘢痕处,局部瘢痕的肌肉非常薄弱,在胎盘的生长过程中,胎盘有可能向子宫深部肌肉植入,甚至穿透植入,造成产后严重、快速地出血,在数分钟内即可达数千毫升。同时由于胎盘植入造成局部解剖结构欠清,造成即使切除子宫也耗时较长,也加重了产后出血,这样往往造成产妇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面对这些“二胎”带来的这样棘手的问题,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为“二胎”全方位保驾护航提供了有力保障。子宫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双侧子宫动脉,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向上逐级是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这就像一个自来水供水系统,从水厂主水管(腹主动脉)逐级分支到各个住户(双下肢、膀胱等),子宫便是腹主动脉下属分支的其中的一户人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原理是在剖宫产手术前,通过DSA血管造影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预先放置一个球囊扩张导管,在剖宫产手术时使球囊扩张,暂时阻断腹主动脉以下的血流(关掉主水管),这样子宫便处于“停水”状态,即使打开子宫的所有水龙头,也不会有水流出。这样就会大幅度地减少术中出血,也为手术医生提供一个干净的手术视野,大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虽然有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为“二胎”保驾护航,为守护您及家人的健康!我们仍然希望准妈妈们在无特殊并发症的情况下,坚持选择阴道自然分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