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胸心外科心脏大血管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体外预开窗+腔内修复技术,成功为79岁的赵先生实施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救回命悬一线的患者生命。这种治疗主动脉疾病的技术,目前居国内先进行列。
近日,赵先生突发胸痛、腹部疼痛不适,医院救治,经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复杂型腹主动脉瘤,同时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医院多学科专家对其病情进行充分讨论后,制定出治疗方案:先于心内科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病变后,遂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病情稳定后转入胸心外科。经检查,赵先生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58mm,随时有破裂风险,严重威胁生命,必须及时有效治疗,但瘤体紧贴左、右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已累及供应胃肠道、肾脏等腹腔重要脏器血管,治疗难度极大。胸心外科再次进行讨论,同时与国内多名专家会诊讨论,评估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认为赵先生高龄、有冠心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无法耐受开刀行腹主动脉置换术,微创腔内修复术是治疗方法的最佳选择。此治疗方法的最大难度是微创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必须保证左右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充分的血供,置入的开窗支架必须与三个分支血管(左右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精准对接,一旦错位封闭了任何一支血管,都可能导致器官丢失,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挽救赵先生的生命,胸心外科心脏大血管团队决定尝试突破这一手术禁区。在术前精确定制3D打印的血管模型后,在麻醉科、介入手术室的大力协作下,为赵先生实施了经左、右股动脉穿刺腹主动脉分支覆膜支架体外开窗+植入术、右肱动脉穿刺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植入、左侧腋动脉切开+左、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过7小时的努力,团队在院外专家崔驰教授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刘仕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