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这一被称为人体“不定时炸弹”的凶险心血管病,眼下正进入高发期。原本,这一疾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45岁~70岁。然而,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正趋于年轻化。
38岁的赵先生家住后湖,上大学时养成宵夜和熬夜习惯,参加工作后也不怎么爱运动,30岁以后胖了30多斤。三年前,赵先生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高血压,他觉得没什么症状,血压也不算太高,就没当回事,仍是隔三差五就会出去宵夜,尤其喜欢吃烧烤,喝啤酒。
11月29日晚11时许,正在跟几个朋友吃宵夜的赵先生,突然感到后背疼痛,没过多久胸口也开始疼痛,趴在桌上休息了好久没能缓解。由于疼痛持续加重,朋友们医院后湖院区。
经胸痛中心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大出血,随时会导致猝死。最危险的是,他主动脉根部到左右大腿股动脉的血管,都已经撕裂了,足有近半米长。医院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心脏大血管专家团队迅速到位,争分夺秒开始抢救,切除病变的部分主动脉,再换上人工血管。最终,赵先生获救。
该院心外科主任尚玉强介绍,主动脉夹层异常凶险,它就像血管上一颗随时会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死亡率可高达90%,一旦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常在数分钟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 在专家们看来,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领域内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作为人体最粗大的一根血液运输通道,主动脉的管壁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三合板”的多层结构。管壁分三层,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健康的动脉壁,三层膜之间亲密无间,天衣无缝。
主动脉夹层就是血液冲破主动脉内膜,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内膜、中膜进出另一个可容纳血流的新腔隙,这个在主动脉管腔之外形成的“新腔隙”就是主动脉夹层。
正常主动脉与主动脉夹层示意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每拖延一小时死亡率增加1%,而两周内死亡率达65%~75%。
欧美国家的主动脉疾病以主动脉瘤为主,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的比重很大。这主要是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众多有关,而这类人群大部分对血压并不重视。
中国有1亿多高血压人群,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或者即便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规律治疗,认为没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殊不知,在血压的高高低低中,最先受损害的就是“劳苦功高”的主动脉。所以预防主动脉疾病,控制好血压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这病如此凶险,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第一,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是降低患者的血压。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坚持服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医院后湖院区心外科主任尚玉强建议,有高血压的市民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尤其以表现胸痛胸闷等临床表现,在腹部剧痛后出现了大咯血、呕血和便血,应警惕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急症。早期的诊断与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方法。第二,少熬夜!少暴饮暴食!少吃夜宵!熬夜,聚餐,暴饮暴食等,会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尚玉强主任介绍,近日,医院后湖院区心外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的导火索就是爱吃宵夜爱熬夜。这也是主动脉夹层的危险诱因。
他提醒,天气转冷,市民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脏。预防主动脉夹层,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熬夜、抽烟、喝酒等危险因素。
生活不易,
且活且珍惜啊亲们!
来源:湖北经视(ID:hbjs_),综合长江日报(记者黄莹通讯员马遥遥)、湖北日报、健康时报等
本期编辑:胡程远、李娜
介入血管科诊疗特色
肿瘤介入诊疗:肝癌、肺癌、胃癌、贲门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栓塞化疗术,全身各部位肿瘤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粒子植入术;
急诊出血介入诊疗:呼吸道大咳血、消化道出血、妇产科大出血、外伤实质脏器外伤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妇科介入诊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等介入栓塞术;
血管介入诊疗:下肢静脉曲张、动静脉血栓、肺栓塞、全身各部位的动静脉狭窄、闭塞的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腔内支架隔绝术,脾功能亢进、血管瘤、前列腺增生、痔疮等的介入栓塞术;
非血管介入诊疗:胸、腰椎骨折介入椎体成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溶核术,食管、气管、肠管狭窄支架植入术,胆道梗阻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术,经皮穿刺活检术,囊肿、脓肿的硬化治疗及引流术等。
我们期望:让微创与精准医疗深入人心,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微创介入,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理念:医者精诚,爱患如己!
王立军
李俊杰
荆浩
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