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数据显示,年,预测全球新增癌症人数共计1,万人。
其中,乳腺癌新增人数达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这是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乳腺癌是困扰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危害女性的健康之首,尤其是40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如何预防乳腺癌,确诊乳腺癌后如何行相关治疗,成为广大女性及病患家属关心的焦点。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报名
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1
都说乳腺癌是被气出来的,是真的吗?
乳腺里的一些细胞不受控制地异常增殖,然后形成了一个恶性肿块,就是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乳房局部的基础病变和环境暴露等。
图片来源:bigstock
生气、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没有证据和乳腺癌发生相关。如果您听说有些人碰到什么事,生了大气,或者有段时间情绪不好,感觉不舒服所以去看医生,结果查出癌,也是机遇巧合偶然关联,并非因果关系。
2
哪些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已明确和乳腺癌风险升高的因素包括:
1.年龄:是乳腺癌发生风险最相关的因素。20岁以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极低,但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
2.性别:乳腺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男性的确有患病风险但远低于女性。
图片来源:bigstock
3.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亲生父母及兄弟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有两名及以上,且其中有人在较年轻就发病,提示个人患乳腺癌风险高于常人。阳性的家族史提示的是家族成员有可能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
4.乳腺基础病变:既往已经发现乳腺内生长有可疑肿块,甚至活检已经提示为高危病变的患者,以及以前患过乳腺癌的患者,与乳腺检查正常的患者相比,也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5.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比如年轻时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6.外源性激素摄入:比如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需谨慎评估。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保健或美容产品,可能含有激素但未告知消费者,令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摄入激素而导致患乳腺癌风险升高。建议谨慎保健,谨慎美容。
图片来源:bigstock
7.其他因素:如肥胖、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初次生育年龄较晚,大数据上显示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也有研究显示哺乳次数多且哺乳时间长为一种保护性因素,乳腺癌发生率较低。
但这些都并非直接的致病因素,或一对一的因果关系,不需要因为诸如我没有生孩子、我生了孩子没有哺乳,或者我是微胖界人士,将自己等同于乳腺癌高危人群。
8.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各种癌症和疾病的发生风险,不只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3
乳腺癌前期都有哪些预警信号?
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症状。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是因体检或常规筛查发现乳房内的肿物。少部分患者是自检或医生体检摸到乳房肿块发现的。
图片来源:bigstock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热门词汇“乳头凹陷”“橘皮征”“酒窝征”等,都是局部晚期的表现。
所以对于发现乳腺癌,常规体检最重要,不需要掌握什么预警信号。疼痛不是乳腺癌的常见表现,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乳房不适主诉,不用过于紧张。
4
乳腺癌的生长到底有多快?
除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大部分乳房恶性肿物生长不是非常迅速,但仍建议有可疑、早检查、早确诊,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拖着。
对于还未确诊的肿块,最不建议的是不适当的理疗,比如烤电、热疗、艾灸或按摩推拿等,或服用不对症的药物,都有加速恶性肿物生长的可能。
5
乳腺癌的筛查方法?自检有用吗?
对于达到筛查年龄的目标人群,乳腺钼靶和超声是主要的筛查检查。
乳腺钼靶属于X线检查,有一定辐射暴露(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远低于对健康造成危害的辐射剂量),但相对于早期发现癌症所挽救的生命数量,辐射所带来的风险微乎其微。
图片来源:bigstock
的确有不少患者因为自检发现乳房肿块而进一步确诊乳腺癌,但自检不是最有效率和最准确的检出方法,自身乳房的大小、肿块的位置大小和质地、个人检查的手法,都会影响肿块检出。自己没有摸到肿块不等于没有肿块。
影像检查是最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6
为什么早期筛查是发现乳腺癌的关键?
临床上能将一种疾病的筛查推广为普查项目,这种疾病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1.容易被简单检查发现;
2.一旦被发现,尤其是早期发现,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乳腺癌就是同时符合这两条标准的疾病。
图片来源:bigstock
乳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简单影像检查可以在其生长、扩散或引起问题前尽早发现。早期乳腺癌如果获得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远期生存效果。
7
筛查出乳腺结节怎么办?
乳腺结节就是乳房内的占位病变,可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肿块,也可能只是影像上一个异常的“影子”。当发现乳腺结节,不论是体检影像检查发现,还是自己摸到的,都应到乳腺外科就诊。
制图:外科翟梦瑶医生
医生会综合触诊的印象、影像上这个肿块的形态特点,制定将来检查的计划,比如是否需要近期安排更进一步的检查,或者间隔数月再次复查超声或钼靶。
建议不要根据影像报告上的字句,自行百度,自行制定复查计划或者自行害怕。
8
如何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最相关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以及遗传因素,都是不可改变的。
生育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相关的方方面面,无论我们怎么调整,也达不到主动免疫癌症的水平。保健调理、推拿按摩,以及目前市场流行的乳房大保健,更不能减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图片来源:bigstock
在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乳腺筛查,或者如果已发现有乳腺病变,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复查,是对乳腺健康最好的照顾。
9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如果不幸确诊乳腺癌,确诊越早,治疗选择越多。
目前,手术切除癌症病灶仍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的体积较小的肿块,如果位置理想,可以只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保留大部分乳房,这种手术方式也叫做保乳手术。
即便病情需要,需要切除全部乳腺,同期或者后期,也可以通过乳房重建,恢复理想的外形效果。
图片来源:bigstock
根据具体乳腺癌类型的不同,在手术前后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已经有大量数据和经验积累,治疗步骤一二三四是非常确定和规范的。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只要治疗及时、治疗得当,可以把乳腺癌治成慢性病,把慢性病治成既往病。
10
为什么有时建议做乳腺穿刺活检?
当医生明确知道了患者的乳房里有一个肿块,而且又怀疑它有恶性可能时,就会提出对这个肿块做穿刺活检的建议。
乳房肿物穿刺指的是,用一种空心针经过皮肤进入乳房,从肿物里抽取一些组织样本来做活检。
图片来源:bigstock
活检的意思就是“看看是什么东西”,取到的肿物样本被送到病理科,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就能看出来肿物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只有活检是确诊肿物是良是恶的唯一方法,不能被任何影像检查代替。
可参考外科之前发布的科普文章:《乳房肿物穿刺活检问题》
医生介绍程琳乳腺外科医生
主任医师
◆程琳医生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年获得EPU奖学金,前往维也纳医科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年5月,程医生赴医院整形外科研修,系统学习了乳腺癌肿瘤整形技术,并从事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擅长乳腺微创治疗、乳腺影像诊断、肿瘤整形技术指导下的乳腺癌保乳治疗及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程医生有超过1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现就医院乳腺中心。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乳腺癌肿瘤整形、乳房重建、乳腺癌保乳治疗和化疗静脉输液港植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程医生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在《世界外科肿瘤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翟梦瑶血管外科医生普外科医生医学博士◆翟梦瑶医生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于医院完成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各类普外科及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治。
◆医院之前,翟医生于医院任血管外科医生,在血管开放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工作期间负责执行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止血技术等大型临床研究工作。
◆翟医生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下肢深静脉血栓、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下肢缺血、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周围动脉瘤等周围血管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乳腺肿物、乳腺纤维瘤、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诊治。
◆翟医生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