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HerculesLowP

冯翔

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医院

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年被推选为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委员会肿瘤血管学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医院普外科,先后师从曹贵松教授、景在平教授,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并医院血管外科工作。

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一年,年以血管外科专科医生交换培训项目在美国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一个月。年以“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年以“新时期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年主讲本科生课程《腹主动脉瘤》,获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年获第二军医大学首届“金手术刀”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篇,主编专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最新技术解析》,《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在20余年的普外科和血管外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勇于挑战本专业最复杂的病例,最困难的手术,屡屡突破传统的手术禁区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1)主动脉瘤的开放和腔内手术治疗,(2)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目前在这两个领域位居国内领先水平。以血管外科风险和难度最大的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为例,个人累计完成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病例数国内第一,并且在手术中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了‘顺行’‘逆行’两套腹部内脏动脉重建手术路径,率先将‘无缝线吻合技术’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肾动脉重建,原创‘可控型低流量临时内漏预防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脊髓缺血’的手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使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大大降低。年均完成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手术例,肿瘤切除率国内第一,尤其对肿瘤累及下腔静脉的不同方式和平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下腔静脉解剖路径、阻断平面和重建方法,使累及下腔静脉的肿瘤不再是手术的禁区。

近日,我中心应用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Hercules?Low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以下简称:HT-LP支架),成功治疗一例主动脉缩窄患者。患者男性,51岁。胸闷气短1月余,CT诊断为主动脉弓降部球状扩张伴壁钙化,主动脉缩窄,合并高血压3级。

手术过程

患者全麻,穿刺左肱动脉,置入6F穿刺鞘,引入导丝及造影导管至升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缩窄,最窄处仅约4mm,狭窄远端扩张呈动脉瘤样改变。从右侧股动脉导入的导丝无法穿过胸降主最狭窄处,因此经右侧股动脉鞘内引入抓捕器,将左肱动脉的导丝引入心脉圈套后从股动脉拉出(图1),主动脉造影(图2)显示,左锁骨下动脉发自憩室,主动脉缩窄严重。经股动脉导入10*40mm球囊,扩张主动脉狭窄处(图3)。退出球囊后,交换超硬导丝至升主动脉后,导入微创心脉HT-LP支架HT--,因其为软鞘过弓设计,顺利通过主动脉狭窄处,定位于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后释放(图4)。再次导入一枚16*40mm球囊,扩张主动脉狭窄处(图5)。

图1·导丝无法通过主动脉狭窄处

图2·术前造影

图3·球囊扩张主动脉狭窄处

图4·支架释放过程

术后造影显示主动脉缩窄较前明显改善,动脉瘤未显影,左锁骨下动脉显影良好(图6)。病例分析:该病例主动脉最狭窄处仅4mm,虽经球囊扩张,但如果使用外鞘直接过弓的支架系统,由于外鞘比较坚硬,也很难通过狭窄段。因此HT-LP支架的软鞘过弓设计此时具有独特优势,能够顺利通过狭窄段到达预定位置。此外,HT-LP支架定位精确,释放稳定,具有优良的径向支撑力,使缩窄处得到有效改善。

图5·球囊后扩张支架

图6·术后造影

消息来源:心脉视野/11CEC专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y/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