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季心脑血管生存指南

夏天一到,温度飙升,心脑血管疾病伺机已久,随时准备作案。此时的血管就像装了一颗“定时炸弹”,格外脆弱。

高温给心脏的4个“暴击”

夏季酷热难耐,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疾病也开始频繁冒头,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它对人体主要有以下影响:

易烦躁,心跳加快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

加上高温让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更加重了心脏负担。这种情况下,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

睡眠差,血压不稳

炎热的天气让人辗转难眠,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出汗多,血液黏稠

夏天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吹空调,诱发心梗

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

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冷热交替还容易受凉感冒,如果并发严重感染,也可能危及心脏。

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

血管作为人体营养输送的重要管道,遍布全身各处。一旦出现病变,会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时甚至会致命。

头:影响认知

现代人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脑袋里的大动脉血管壁上也悄悄产生了斑块。

斑块一点点长大,血压平稳时,还算相对安全。若血压突然升高,斑块就会被“刺激”脱落,冲向细小动脉,导致脑梗死。

同时,血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老化”,个别地方还会产生“鼓包”(微小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就是脑出血。

颈:诱发卒中

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各种原因造成的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就称作颈动脉狭窄。最常见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颈动脉硬化,临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属于这个情况。

动脉硬化过程与水管中水锈形成非常类似:最初表现为动脉管壁上出现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一点点增大,最终形成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还是导致脑缺血和脑卒中的“罪魁祸首”。一方面,狭窄的颈动脉会导致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产生缺血症状;另一方面,颈动脉斑块若生长不均匀,可碎裂而产生碎屑,导致脑卒中。

胸: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心脏向全身输送动脉血的总通道,也是人体最粗的血管。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它们紧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压力。

若内膜出现裂口或溃疡,血液冲击便会沿着这个“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

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将单独承受血压,随时会发生致命性破裂,动脉血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造成大脑和内脏短时间内供血不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几秒钟之内就会死亡。

此外,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斑块的老人、孕妇及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的人,都是该病高危人群。

以上人群若出现“撕心裂肺”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并感觉疼痛延伸到了前胸、后背甚至腹部,应及时就医。

腹:主动脉瘤

提到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风、心脏病,但对腹主动脉瘤却很陌生。其实,人体最大的主动脉血管,往上走可达到颈部、往下走则可延伸到腹部。

腹主动脉源源不断地把从心脏泵出的动脉血,通过其分支血管输送到全身,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

当主动脉膨胀越来越薄时,血管像一个被撑大的气球,最终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使体内大量失血,导致猝死。

专家表示,这个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若感到腰背部或腹部呈撕裂感、刀割样等胀痛不适,并伴血压异常升高,则须警惕。

此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烟龄10年以上,有外周动脉瘤病史者,尽量每年做一次腹部检查。

腿:深静脉血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很危险的静脉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胀。

由于深静脉堵住后血液回流不畅,患侧腿就会肿起,还会出现压痛和发热感,就像是被小火从里往外烘烤一样。若对侧没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下肢肿胀。

需要提醒的是,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重要危险因素。司机、IT工作者、教师、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风险相对较大。

以上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腿部,尤其踝关节和足部有肿胀感、疼痛或压痛、腿部发红、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夏季5招预防心血管疾病

高温来袭,养护血管是你必做的功课,虽然血管“崩溃”很可怕,不妨学会这5招,帮你安然度夏。

1

慎用空调

室外温度很高,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人的体表血管会迅速、大面积收缩,血压剧烈波动,诱发卒中。

再热的天气,空调温度也不能开太低,应在26℃左右,不要开到20℃以下。

2

慎喝冷饮

高温导致水分流失较多,使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重要器官供血减少,诱发卒中。

建议多喝温开水,少喝冰镇饮料等。

3

坚持规律运动

炎热天气下盲目锻炼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晨5~6点或晚上8点后,以慢跑、散步、打太极等为宜,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4

60岁以上人群自备血压计和血糖仪

60岁以上的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平日自测血压、血糖是诊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一环。

每天记录下血压、血糖、心率以及服用的药物情况,同病历资料放在一起,当疾病发生时就可以帮助医生迅速诊断。

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更要定期检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治疗时除遵医嘱用药外,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但有些时候,医疗费用往往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身体还没好转,「心」却累坏了。

3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建议到专业体检机构做一个相关检查,了解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于已经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沃析高通量蛋白芯片检测

人体是由多种细胞组成的有机整体,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逐渐老化衰退,也更容易收到外界的影响。

疾病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防止它的发展,恶化,从而才有可能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

90%的心脑血管相关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这依赖于非常早期和准确的个体心脑血管健康特性的描述。

沃析心脑血管疾病健康风险管理报告为受检者提供了全面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描述,以及已知的五十多个生物标志物表示某些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让受检者了解目前心脑血管的健康现状,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以便于减少未来患病风险。

生命在沃·健康早析

问健康找沃析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y/3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