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吸铁石,无论你多强大,只要你离我近,就会被磁化
放射技师考试资料独家整理历年真题、考点分析、名师讲解、影像资讯。
执业技师资格考试在路上,放射技师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
导语:
章节内容看完,来这里练习一下对应习题吧。希望大家在掌握这些题的同时,学会拓展。
1、有关鞍区MRI扫描技术,错误的是(D)
A、常规采用高分辨、薄层Sag-T1WI、Cor-T1WI、Sag-T2WI
B、常需增强扫描,行Cor-T1WI、Sag-T1WI
C、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需做动态增强扫描
D、鉴别鞍区病变的出血或脂肪成分,需加做TOF-MRA成像
E、冠状位是检查和诊断垂体、海绵窦最好的方位
这个题严格来说A选项也不对,但是D是很明显的错误。
当然这里所有内容仅是针对职称考试,如果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有偏差或者不同,这里我们不做探讨。
2、鞍区、桥小脑角区的MRI检查技术叙述错误的是(D)
A、适应证:垂体微腺瘤,垂体腺瘤,桥小脑角占位,鞍区脑膜瘤
B、常规采用高分辨、薄层矢状、冠状面扫描C、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需做动态增强扫描D、横断位是观察垂体和海绵窦最好的方位E、鉴别鞍区病变的出血或脂肪成分需加做脂肪抑制序列
3、行头部MRV扫描时,将饱和带置于扫描区域的下方,其目的是(C)
A、避免头、颈部不自主运动带来的运动伪影B、避免脑脊液流动伪影C、避免动脉血流的影响D、避免血液湍流的影响E、避免静脉血流的影响
其实题干才是最常考的考点。
技巧:
预观察静脉,就需要消除动脉的干扰,根据血液循环方向选择预饱和带的放置位置;预观察动脉,就需要消除静脉的干扰,根据血液循环方向选择预饱和带的放置位置。
4、有关于MRI对神经系统的检査,正确的是(E)
A、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扫描
B、脑的先天畸形常做平扫加增强扫描
C、脑炎平扫阴性者不需加做增强扫描
D、神经系统检查层厚2~3mm
E、临床疑转移常做平扫加增强扫描
5、MR脊髓造影(MRM)技术应用错误的是(A)
A、3D多层薄层HASTE序列
B、线圈同脊柱MRI
C、扫描序列为单次屏气3D块重T2WI-TSE
D、先行脊椎MRI常规检查,根据平扫图像,定位做MRM检查
E、后处理作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
6、对眼部MRI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A、相关准备:闭双眼,眼球不动B、线圈: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眼眶专用线圈C、眼部常规平扫序列为:横轴位SE(TSE)-FS-T1WI,横轴位T2WI-FS,横轴位TIR-T1WID、沿着视神经的斜矢状位T1WI-FSE、根据需要选轴位脂肪抑制序列7、若疑为脉络膜黑色素瘤需加扫(C)A、T1WIB、T2WIC、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D、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E、FLAIR
8、对鼻窦MRI技术叙述错误的是(D)A、线圈用头部线圈B、线圈中心及定位线对于眉间与鼻尖连线的中点C、常规扫描方位:横轴位T1WI(T2WI);冠状位T1WI(T2WI)或T2WI-STIRD、增强扫描一般采用T2WI-FS序列E、相关准备同颅脑MRI技术9、对磁共振内耳膜迷路造影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相关准备注意体位摆放标准,所有重建图像标准化B、线圈选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C、分别在冠状和矢状位图上桥小脑角处设定横断面内耳成像图D、脉冲序列采用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获取重T1WIE、图像后处理原始图像经MIP重建,显示内耳的立体形态10、咽喉部及颈部MRI技术应用错误的是(C)
A、在检查过程中平静呼吸,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B、线圈颈部表面线圈、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C、扫描技术颈部常规序列:矢状位T2WI,冠状位T1WI(T2WI),或T1WI-STIRD、扫描技术颈部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冠状位T1WI(T2WI),或T2WI-STIRE、增强扫描一般采用T1WI-FS序列11、肺部及纵隔MRI的常规扫描体位是(C)
A、冠状位
B、矢状位和斜位
C、横轴位和斜冠状位
D、冠状位和斜位
E、冠状位和矢状位
12、用团注试验剂量确定所成像血管内对比剂达峰值的时间Tp,结合对比剂注射时间Ti和扫描采集时间Ta,确定对比剂注射完毕后至扫描开始的延迟时间Td,公式为(E)
A、Td=Ti-Tp/2-Ta/2
B、Td=Ta-Tp/2-Ti/2
C、Td=Tp-Ti-Ta/2
D、Td=Ta-Ti-Tp
E、Td=Tp-Ti/2-Ta/2
13、哪项不是心脏大血管MRA技术要点(D)
A、心脏大血管MRA通常采用CE-MRAB、适应证: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C、线圈: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线圈D、扫描技术一般取矢状面成像E、采用3D-FLASH或3D-FISP序列14、关于磁共振成像心功能分析技术的扫描技术要点叙述错误的是(B)
A、采用单次屏气TSE序列在冠状位定位像上作横断面成像B、以显示左右室及室间隔的矢状面图像为定位图,做平行于室间隔的左室长轴位成像C、以平行于左室长轴位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D、确定所成短轴位合乎心功能分析所需,采用单次屏气2D-FLASH序列,以左室长轴位图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电影成像E、扫描层面必须包括心尖至房室瓣口,保证心功能分析准确无误15、有关磁共振成像心功能分析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C)A、适应证:心肌病,如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B、线圈: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C、采用多次屏气TSE序列在冠状位定位像上作横断面成像D、以显示左右室及室间隔的横断面图像为定位图,做平行于室间隔的左室长轴位成像E、以平行于左室长轴位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16、在MR检查中,常采用俯卧位的是(B)
A、胸部
B、乳腺
C、膝关节
D、髋关节
E、心脏大血管
17、腹部MRI的T1WI序列进行闭气扫描,适用于下列哪种序列(D)
A、自旋回波序列
B、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C、反转恢复序列
D、梯度回波序列
E、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这个题目可能很多考生首先想的是,闭气肯定要快速所以考虑那些带有快速的,从题目选项设置上看应该陷阱就是在那里。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在腹部最常用梯度回波序列,一说到腹部,首先想到的就是梯度回波序列。
18、肝胆脾MRI扫描技术不包括(A)A、检查前空腹12小时以上,训练病人屏气B、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正中C、线圈采用相控阵体部线圈或体线圈D、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为2D-FLASH-FSE、腹部增强扫描一般采用动态增强扫描19、对胰腺、胃肠和腹膜后MRI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C)A、胰腺扫描需要薄层、无间隔扫描B、肠胃MRI常规做轴位T1WI和T2WI、矢状位或冠状位T2WI扫描C、腹膜后需要做水抑制序列D、矢状位有助于判断直肠前壁肿瘤或后壁肿瘤对邻近结构的侵犯E、胰腺扫描常规采用:HASTE(TrueFISP)多层薄层屏气T2WI20、肾脏及肾上腺MRI技术不能选择的序列是(A)A、T1WI+FS(2D-FLASH+FS)序列B、重T2WI+FS(重T2WI-TSE+FS)C、True-FISP序列D、HASTE-T2WIE、TIR-T2WI21、膀胱扫描和卵巢所采用扫描序列不合理的是(C)A、膀胱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加脂肪饱和T1WI序列B、膀胱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加脂肪饱和T2WI序列C、观察卵巢病变采用T1WI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最佳D、观察卵巢病变采用T2WI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最佳E、采用高分辨、多次平均扫描22、对生殖系统及盆腔MRI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E)A、有金属避孕环者,须先取出后才能做生殖系统MR检查B、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体线圈C、常规扫描序列:横轴位TSET1WI(T2WI)或加FS-T2WID、采用TSE高分辨、多次平均扫描E、T2WI采用梯度回波(FLASH)或快速梯度回波(Turbo-FLASH)序列23、关于MR胰胆管造影的相关准备,错误的是(A)
A、以19G留滞针及三通管建立肘静脉通道
B、空腹8小时
C、检査前三天素食
D、检查前20分钟口服葡萄糖酸铁ml
E、检查前20分钟口服50%硫酸钡糊ml
24、MR胰胆管造影(MRCP)的描述错误的是(E)A、空腹8小时,检查前三天素食B、检查前20分钟,口服葡萄糖酸铁mlC、常规扫描序列为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TSE序列,采集时间仅2秒/幅D、常规扫描序列为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E、图像后处理多层扫描序列的原始图像需经SSD重建25、MR尿路造影(MRU)技术叙述错误的是(B)A、空腹8小时,留尿中度B、检查前60分钟口服呋塞米40mgC、扫描前肌注山莨菪碱,剂量10mgD、训练闭气E、线圈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和体线圈26、关于MR尿路造影技术,叙述错误的是(E)A、扫描序列为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TSE,采集时间2秒/幅B、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C、多层薄层HASTEIR-FS序列D、使用脂肪抑制和空间预饱和技术E、图像后处理在多层薄层HASTE序列中,取冠状位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MPR重建27、腹部MRA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A、相关准备:检查前高热量饮食可以短暂加速内脏动脉血流,建立静脉通道B、线圈:体线圈、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C、扫描技术:采用3D-CE-MRA技术的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FISPD、对比剂:Gd-DTPA的剂量为0.5mmol/kgE、后处理:将原始图像作MIP重建28、膝关节检查中,与前交叉韧带平行的斜矢状面是外旋(D)
A、45°~50°
B、35°~40°
C、25°~30°
D、15°~20°
E、5°~10°
29、MRI膝关节检查中,冠状位显示理想的解剖结构是(B)
A、交叉韧带
B、侧副韧帶
C、髌下韧帶
D、关节囊
E、胫骨平台
磁共振做题技巧:
1、掌握水和脂肪在磁共振图像上的信号特点。
2、熟练掌握常见部位的解剖。
3、熟练掌握做磁共振检查常见病变的信号特点(多为T1低,T2高)。
4、掌握常见特殊病变(黑色素瘤,T1高,T2低)的磁共振信号特点。
5、掌握磁共振增强扫描选择的序列。
6、熟练掌握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7、熟练掌握磁共振原理。
8、熟练掌握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各种方式、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初审
蓝小明
终审
刘谷一一
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试教材,第一手的考试资讯,第一手的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