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帮不一样的主动脉夹层

临床病例那么多,总有一款“适合”您!

梳理诊疗思路,提炼诊疗要点

总结经验教训,启发临床思考

和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专家一起

通过临床病例涨姿势!

(也欢迎各位同道投稿,筛选后将由哈特瑞姆专家做病例解析。投稿邮箱:service

heartrhythm.cn)

作者:徐多

来源: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

患者,女,年龄78岁,因“5天前晕厥1次”收住入院。患者5天前在吃饭时突然感胸部不适,随即晕厥,当时无旁人,具体情况不详,后发现有大小便失禁,晕厥后未重视未就诊。今至我院门诊就诊,拟“晕厥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不详,平时服用“珍菊降压片”,平时血压控制可。个人史及家族史无殊。

入院查体:T36.7℃;R20次/分;P86次/分;血压/75mmHg;神志清,精神可,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正常,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约0.5cm,心相对浊音界扩大,心率95次/分,心音遥远,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无

入院诊断:晕厥原因待查;高血压病;心房颤动。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9.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7%,血红蛋白g/l,血小板数*/L,血沉91mm/h。血生化:钾离子3.2mmol/L,钠离子mmol/l,氯离子mmol/l,ALT52U/L,AST41U/L,GGTU/,肌酐75umon/l,尿素7.9mmol/l,CRP99.5mg/l。D-二聚体ug/l。肌钙蛋白T5.9ng/L,糖化血红蛋白5.76%。

患者在行胸部CT后影像科报危急值,提示主动脉夹层可能(如下图)。

CT报告: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双侧少量胸腔积液,主动脉少许钙化;升主动脉增宽及密度不均,主动脉夹层可能,建议行胸主动脉CTA;左侧第2、3、4前肋局部骨皮质欠规整。

立即请心胸外科会诊,会诊意见:胸主动脉瘤可能,控制血压及心律,行胸主动脉CTA,医院手术治疗。

此时患者神情自如,无胸闷胸痛,血压在/70左右,心率70次/分左右,暂予严密观察。告知病情后果,但患者本人及家医院,故留院继续诊治。

继续完善胸主动脉CTA(如下图),提示升主动脉上端穿透性溃疡并壁内血肿形成,升主动脉稍宽;降主动脉扭曲,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起始端、双侧髂总动脉及所示双侧髂内动脉可见多发混合斑块影,伴管腔轻度狭窄,程度小于30%;降主动脉扭曲;右侧锁骨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内侧,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附件心包积液(血),两侧胸腔积液。

常规心电图(如下图)提示:心房颤动;下壁异常Q波;广泛前壁T波改变;肢导联低血压。超声心电图: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包积液;EF值69%。

头颅磁共振平扫MRI+MRA:两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多发缺血灶;老年脑、脑白质变性;部分空蝶鞍;附见部分副鼻窦炎症;颅脑MRA未见异常。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肌钙蛋白T、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结核杆菌抗体、PPD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类风湿因子、抗环瓜酸肽抗体未见异常。抗血管炎全套及抗核抗体全套除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外,其余阴性。

总结病例特点:患者老年女性,因“5天前晕厥1次”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75mmHg心率95次/分,心音遥远,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化验提示血沉、CRP及D-二聚体明显升高。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胸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上端穿透性溃疡并壁内血肿形成。

患者胸部CT可见主动脉外围均匀性增厚,累及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密度较高,同时血沉、CRP明显升高,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需要考虑血管炎可能。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一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大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贝赫切特病等。大动脉炎多发生在中青年女性,患者为老年女性,该诊断不考虑。贝赫切特病以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眼炎为临床特征,并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患者既往无溃疡病史,针刺反应阴性,该诊断目前证据不足。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多发生于老年人的慢性、肉芽肿性动脉全层炎症,常累及主动脉弓以及一级分支,尤其是颞动脉。典型表现为颞侧头痛、头皮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患者无新近出现的头痛,颞动脉无压痛,无搏动减弱,脑血管核磁共振成像未见明显血管病变,主动脉管腔未见缩窄。上述证据不支持巨细胞动脉炎诊断。

血管炎证据不足,需重点考虑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其定义为内膜损伤引起的主动脉壁血管层分离。不伴血肿的内膜撕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和主动脉周围血肿是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变异型。患者CTA提示主动脉上端穿透性溃疡,如图红色箭头可能是内膜破口,血液从此破口进入心包及整个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然而由于没有出口,造影剂并没有进入夹层,导致主动脉外围密度稍高的增厚层,实为血栓层。患者老年女性,既往长期高血压病史,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故内膜破口最可能的原因是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所致。

最终诊断考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患者本人及家属无意愿进一步诊治,故在我院姑息治疗,后自动出院。近期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日常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按照惯例,区分急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时间大致为出现初始临床表现后的2周(超急性:24小时,急性:1-14日,亚急性:14-90日,慢性:90日),且急性疾病通常有症状。它根据主动脉受累部位和范围分类,并可根据临床特征进一步细分,包括有无症状以及病情是否复杂。各种变异型的并发症性质有所不同,但都有可能危及生命或肢体。主动脉夹层有两种解剖学分类系统,即DeBakey系统和Daily(Stanford)系统。主动脉夹层的变异型(不伴血肿的内膜撕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和主动脉周围血肿)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分类,分类依据为主动脉病变部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大多都是主动脉夹层。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既往心脏手术、已知的动脉瘤、已知的结缔组织病、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以及既往主动脉手术。体循环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受到更大的压力,这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促发因素。

多项研究发现,急性壁间血肿的破裂风险高于急性主动脉夹层(26%VS8%)。壁间血肿伴穿透性溃疡预示着更加危险的病程。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心包积液发生率为60%-70%,远高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为33%-40%。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66例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入院的患者,其中39例(59%)在30日内显示出了进展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或动脉瘤的证据,大多数患者具有升主动脉病变。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较少发生灌注不良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治疗原则同其他类型相似,内科治疗包括镇痛和通过控制血压和心率以尽量减少破裂和进展。A型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只有会因手术而死亡的患者才能持续使用内科治疗。B型通常可以采用内科治疗,手术仅用于出现并发症或症状进展的患者。

患者因晕厥入院,但在住院期间未再出现晕厥、头晕、胸闷、胸痛等不适。从目前的检查及化验来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及壁间血肿暂不能解释晕厥。患者既往无心房颤动史,因为壁间血肿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积血,从而出现新发的心房颤动,可能是导致晕厥的原因之一。目前患者仍在间断随访中,暂未出现急性情况。

参考文献

[1]GanahaF,MillerDC,SugimotoK,etal.Prognosisofaorticintramuralhematomawithandwithoutpenetratingatheroscleroticulcer:aclinicalandradiologicalanalysis.Circulation,;:.

[2]BosmaMS,QuintLE,WilliamsDM,etal.Ulcerlikeprojectionsdevelopinginn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s/6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