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最早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医院麻醉手术科成功开展了心肺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多个高精尖的麻醉保障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开设麻醉门诊,提前评估手术风险,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手术复杂程度高急症危重病人近半
在日常的工作中,麻醉医生不仅仅是给你打一针,让你睡一觉,而是经常面临紧急情况、紧急应对的挑战。
医院副主任徐艳冰告诉记者,科室每年实施7万余例手术麻醉,其中高龄、危重、疑难及复杂病人的麻醉高达45%。此外,还承担产科及烧伤手术室、内镜检查、DSA造影、介入治疗等的麻醉。
近年来,科室成功开展了多种高精尖手术,如:肝移植、肾移植、肺移植、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断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术以及各类微创腔镜手术等。心外、血管外、医院所有开展手术的麻醉均可常规化完成。形成了业务扎实的工作团队,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手术的麻醉安全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开设麻醉门诊提前介入手术
以前都是靠‘摸’,现在可以清楚看到神经在哪,麻哪一根,甚至哪一个分支,都可以很精确地完成。”徐艳冰口中说的这项神奇的“技能”,学名叫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
医疗科技在进步,而医院诊疗也日趋人性化。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在麻醉科主导和推进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徐艳冰介绍,ERAS的作用是尽可能缩短病人住院天数,减少病人的花费。同时也一定程度节省了医保资金,医院床位周转。
正是在ERAS理念的指导下,年7月,麻醉手术科开设了省内第一个麻醉专家门诊,让麻醉科医生走出手术室,到门诊去接诊。“麻醉门诊主要是对患者提前评估手术风险,避免无谓的经济和精力消耗。”徐艳冰说。
相继开展11项新业务新技术
医院麻醉手术科是医院最早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独立实施连体婴儿离体手术麻醉1例,心脏移植手术麻醉4例,肺移植手术麻醉4例,肝移植手术麻醉余例,其中包括全国最低龄5月幼儿肝移植的麻醉,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大血管置换术余例,复杂先心病大动脉转位手术麻醉例,术中漂浮导管(Swan-Ganz)监测0例,并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儿童先心病手术术中监测。
徐艳冰介绍,科室相继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行困难气道插管,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及深静脉置管,经食道超声(TEE)、听神经瘤、椎管肿瘤术中麻醉电生理检测技术等11项新业务、新技术。
科室简介
医院麻醉手术科成立于年。现拥有麻醉医师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2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工程师3名。护士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78人。麻醉手术科现拥有装备先进的手术间75间,DSA杂交手术房间2间,数字化手术房间2间,并拥有麻醉恢复室床位18张。科室主任张孟元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王波主任医师、徐艳冰主任医师。
来源:齐鲁晚报
医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