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儿科、麻醉科、流行病学、运动医学等领域。
近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等疾病的诊治指南中,均将肺功能作为这些疾病诊断和严重度分级的重要指标,甚至是金标准。
?
?
4月9日上午11:00,彩超室陈晓娟主任在五楼会议室对新开展的肺功能检查仪项目进行项目推广。
?
?
肺功能检查的目的
1、早期检测肺、呼吸道疾病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3、鉴别慢性咳嗽的原因
4、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胸腹部手术的术前评估
5、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的反应
6、评估胸、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变化
7、评估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
8、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类型
肺功能检查仪的对象
1、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
2、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3、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
4、哮喘患儿病情评估。
5、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早期的鉴别。
6、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
7、有吸烟史及长期咳嗽——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
8、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9、慢性支气管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发展。
10、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
(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及大咯血、癫痫发作需药物治疗
(3)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4)主动脉瘤
(5)严重甲亢
相对禁忌症:
(1)心率次/分
(2)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者
(3)孕妇
(4)鼔膜穿孔
(5)免疫力低下
(6)行喉镜、胃镜、气管镜、肠镜及各种穿刺后及拔除胃管后隔24小时再査
肺功能临床应用
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判断肺功能障碍的有无,以及障碍的性质与程度,是一些肺部疾患的早期诊断手段,如肺间质疾患早期表现可以是弥散功能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可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可指导临床治疗,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检查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疗效判断指标。可用于临床研究,如变态反应疾患的气道高反应性测定研究及睡眠呼吸生理研究等。胸外科病人手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判断手术安全性。在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领域的作用,可以了解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劳动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