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例住院16天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看,考虑是非感染性发热。依据是:
各种病原体的检查均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住院第8天时注射地塞米松5mg,体温立即恢复正常并持续4天以上。在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中,需要排除肿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中首先要注意淋巴瘤,支持点是进行性贫血,骨髓中见到吞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和血小板现象。但根据这些还不足以诊断淋巴瘤,需要进一步的骨髓活检。综合目前现有的证据,血管炎的概率最高,尤其是巨细胞动脉炎。依据是:89岁老人,以不明原因为发热为主诉,血沉和C反应蛋白非常高超声检查: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CT显示: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可以发生嗜血现象白蛋白低,球蛋白也低,尿蛋白阴性,肝功能正常,这些是蛋白肠道丢失的特征,是红斑狼疮和血管炎的表现之一。(注:蛋白丢失性肠病是红斑狼疮和血管炎的表现之一,其特征是白蛋白低,球蛋白也低,而且每日输注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都补不上去,因为补进去的都经过肠粘膜丢失了。肝硬化的低蛋白血症是白蛋白低,球蛋白高或不低。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通常是白蛋白低,球蛋白不低,少数严重者才出现球蛋白也低。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通过输注白蛋白是可以补上去的。许多人认为蛋白丢失性肠病通常会有腹泻,实际上是没有的,而且胶囊胃肠镜检查通常显示“正常”。)这个病例的治疗:建议先用地塞米松5mg/d,一周后(12月25日)根据治疗反应,再决定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地塞米松治疗一周后,12月25日再去查看病人,89岁老人已经起死回生,自从12月18日用地塞米松后,体温一直正常,精神很好,食欲完全恢复正常,中气十足。调整治疗:激素改为泼尼松30mg/d,注射甲氨蝶呤15mg/wk。门诊随访治疗中注意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情况,如果纠正不理想,可考虑将甲氨蝶呤改为环磷酰胺。因为风湿免疫病的蛋白丢失性肠病,环磷酰胺效果更加确切。出院诊断:巨细胞动脉炎,淋巴瘤待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