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大概在4%-7%,80%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时都是非常致命的,并且全球每年由于腹主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死亡超过17.5万人。一直以来,高血压都被认为是腹主动脉瘤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也没有在综合的荟萃分析中得到明确的总结。因此本文的目的便是对血压、高血压和腹主动脉瘤之间关联的队列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以阐明这些关联的强度和特征。
方法
通过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搜索了截至年4月30日的相关队列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相对风险(RRs)和95%置信区间(CIs)。纳入的文献标准为:
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中的巢状病例对照研究或成人人群随访期研究;
基于人群的研究;
对纳入高血压meta分析的至少一个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的有可用的关联指标(包括RRs、ORs和HRs);
至少有三种类型的可用的SBP、DBP、连续变量的风险评估,以便能将研究纳入SBP或DBP的量效分析。
结果
荟萃分析共纳入21个队列研究(20篇文章),共个研究对象,个病例。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发生腹主动脉瘤的相对风险是非高血压患者的1.66倍。SBP每升高20mmHg,将使腹主动脉瘤发生的相对风险增加14%,而DBP升高10mmHg则会带来28%的风险。DBP在≥80mmHg时,DBP与腹主动脉瘤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呈现出更强大而显著的非线性量效依赖关系(p0.)。
图1.高血压与腹主动脉瘤的相对风险关系图
(高血压患者发生腹主动脉瘤的相对风险是非高血压患者的1.66倍)
图2.血压变化与腹主动脉瘤的的相对风险关系
a.SBP每升高20mmHg与腹主动脉瘤的相对风险;b.DBP每升高10mmHg与腹主动脉瘤的相对风险;c.SBP与腹主动脉瘤风险的非线性量效依赖关系;d.DBP与腹主动脉瘤风险的非线性量效依赖关系。
结论
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增加了腹主动脉瘤发生,相对风险66%,未来也需要更多的研究阐明DBP与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比SBP更强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KobeissiEetal.Bloodpressure,hypertensionandtheriskofabdominalaorticaneurysm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cohortstudies.EurJEpidemiol.Mar22.
MCC批号MED有效期-04-16,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