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麻省总院访学总结篇》
戊戌年末,余幸获吾省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委派,随永翔教授及陈博弟三人,顶风冒雪,飞赴极地涡旋肆虐之北美大陆,数经波折,终达美帝之革命圣地---波士顿。除夕之日,余初抵歆羡已久之医学殿堂---麻省总院,于查尔斯河畔阳光中迎来祖国己亥新年,开启访学之旅。
余观夫波士顿城胜状,东临大洋,西倚大陆,查尔斯河穿城而过,当世名校群聚与此,实乃膏腴之地也。欧洲移民早年多登陆于此,城市渐具规模。然民众时受疾疫伤痛之扰,不若豪宅多金者可邀医者登门诊疗,平民几无救治之机,乃至奄奄一息者多聚于教堂等地,其状惨甚。及至公元一八一一年,先贤杰克逊与沃伦两绅士,诉及市政厅,愿立医院,宣言曰“凡遇困厄,皆吾邻人”。自此风云际会,麻省总院以微末起身,携凌云之志,革故鼎新,一往无前,勇闯手术禁区,开启麻醉时代,培养医学精英,引领技术潮流,煌煌书就二百余年医学史,终成举世闻名之圣殿。
访学期间,余师从血管外科中心MatthewEagleton教授,其为业界大牛,尤擅主动脉疾患之微创治疗。业内公认之高难度手术---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置入,其年行百余例,属当世前列。视其操作,思路清晰,行云流水,不急不躁,杀伐果断,真大家风范也。凡手术日,斗室之类,麻醉、护理、技术员、研究生全副武装,各司其职,甚羡其团队之完备。教授所主张“理念先行,学科融合”之思维方式,亦予人启迪良多。中心乃藏龙卧虎之地,其余大夫手术风格亦多具特色,观之获益匪浅,然访学时间惜乎尤短,甚憾。
医院者,医院当属魁首,麻省总院堪称其中标杆。何也?以吾思之,其一曰学术医生,临床之疑问引发思考,研究性思维深入骨髓,课题设计接地气,研究成果易转化;其二曰教学传统,上级教授面授机宜,年轻医生主导操作,日积月累,前途可期;其三曰学术氛围,每及病例讨论,指南文章先行,结合自身经验,气氛热烈有序;其四曰历史传承,实物存之于博物馆,精神流传于细节中,Bigelow每周MM讨论会,气场强大,生生不息;其五曰人才效应,大牛厂家跟着跑,临床验证少不了,新出产品您先用,协议价格好不好;其六曰科研政策,投入巨大,规模震撼,鼓励转化,名利双收;其七曰人文关怀,不忘建院初心,重视抚慰心灵;其八曰体系加成,医疗数据完整,员工数量充足。
平心论之,美利坚之医疗体系亦非毫无弊端,仅吾数周内观之,过度依赖网络,应急方案不足,公共服务低效,低级错误难免等,亦待其完善革新。反观吾国,携改开四十载国力渐升之势,器物已几无异于美帝,顶级中心之技术操作亦达同档。然对比思之,吾等与美利坚医疗之差距何解?其因千头万绪,以吾管窥之,以为其一曰临床体系与科研体系均衡性不足,二者多对立而少转化;其二曰学术医生势单力孤,业者总体临床科研思维缺乏;其三曰传统丢失,传承断档;其四曰风气浮躁,团队建设困难;其五曰数据壁垒与数据短板并存,资料保存困难。唯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之精神,勉力革新完善之。
吾乃公元一九七九年生人,孩提时未曾梦及有此经历,医院之腹地。忆及吾辈年少之时,偶见洋人,面多惶恐之色,心怀艳羡之情。彼时由后观美帝,觉难望其项背,对面视之,唯昂首仰视也。及至年岁渐长,阅历渐增,惶恐艳羡之心绪方为平复。然吾观中华当代之少年,国际场合多面露自信之神态,眼含青春之光芒,深感此乃华夏复兴之希望所在。世间可仰视之物已渐次减少,吾等亦可投出俯视之目光。俯仰之间,沧海桑田。当此大争之世,愿诸君共同努力。你,就是中国!共勉!
点击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