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秋民
去年七月,对于陈默而言,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七月之前,他说他对健康的概念是毫无顾虑有持无恐,自信“遗传基因好、医院大门朝哪边开、几十岁之前没有打过吊针、感冒从来都是抗过去的”等等之类的健康资本,不自觉做了一个“每天两点一线(家里、办公室)一步路不走”的“懒人"。七月到九月,他说他在医生眼里是“生命悬于一线”的人,在那个酷热的夏天,他奔波在韩城、医院,仅专家教授就寻医问诊了十几位,一度还打算去北京上海甚或出国求医。在那之后,陈默说他变成了“病罐罐加药罐罐”,“我把数十年没吃的药没吊的针一古脑的都享受美了!”好在,他对健康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眼下他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坚持运动的勤快人”。1陈默的厄运是从去年七月中旬的一天开始的。那天晚上,照常的空调办公室超过八小时的工作之后,他又一?出现“眼睛忽然发黑发花”的症状,但他又一次把此症状列为“颈椎病”的表现,并没有在意,开车回家,洗漱睡觉。上床不久,陈默忍不住冲向卫生间干呕不止,此后处于眩晕状态躺在床上。那夜,他睡觉一直“迷迷糊糊”,隐隐约约感到后脑勺一跳一跳的疼痛袭来。“这次的颈椎病怎么这么厉害?”第二天,陈默仍然没有重视自己的病情,没有起床,继续迷蒙中睡去,迷蒙中醒来;又挣扎着吃点饭,坐着眩晕又躺下。老婆问他,他轻描淡写地说:“颈椎病犯了,没事。”就这样,陈默从紧张的工作常态中解脱出来,在床上迷蒙了两天,第三天上午基本恢复正常又去上班工作。也许是发病的原因吧,陈默接连三天破天荒不是下班呆在家里,而是和朋友下老城去“散滩”,但他那个时侯的“正常”己是不正常了,这其间还是有点轻微的“头晕眼花”。他更没想到,此时此刻,“死神”正向他招手……2夏天的天气是娃娃脸,说变就变。那天晚六点,忽然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陈默感觉依旧有点眩晕,但还是决定雨停了继续下老城“散滩”。等雨停的时候,医院一朋友的电话,把这次发病的情况给他说了一下:“我现在还是感到有点头晕,医院看看?”熟人说:“医院,我们七点有个会,这会医生都在。”医院,熟人叫来神经内科的主任,询问了陈默一些情况。陈默行动利落谈吐自如的假象颇有迷惑性,二位医生的意见是:“看你的样子没啥大毛病,但明天得拍个脑部CT,排除下脑血管疾病的可能。”第二天,陈默把CT片拿到神经内科让那个主任看,主任观察片子后神色都变了,他下结论:“立即住院,立即取药并服用,你的脑部己有两处血管闭塞,是严重的脑梗症状。”“闭塞、脑梗”?向来身体健康的陈默对这个也有耳闻,忽然感觉有点害怕,马上打电话给老婆。医院。陈默在接下来的一连串检查中都是老婆陪着他自个走着去的,他看上去像个没病人一样,脑梗的轻微症状、和他自认为的一切正常的各种常规检查让他又有了几分自信。但有一项颈动脉彩超的检查让他的主治医生又吓了一跳:“你的右侧颈动脉也坏死闭塞了。你要按我之前叮嘱你的,彻底往院,卧床休息,下午不要回家,有不适随时按呼叫器。”陈默继续接受了一项检查:象个重症病人一样,被家人用手术车推进手术室,做了脑血管造影手术,并被送到重症监护室,置于二十四小时“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的监护状态。这个造影的结果更不乐观了:三处血管闭塞,只剩一处血管也闭塞了百分之九十。特别是之前磁共振片子中的一根闭塞血管也找到了,不是先天缺失,而是早几年就脑梗后逐渐萎缩了,陈默说:“早些年是有过手脚发麻眩晕头疼的情况发生,但都是持续一小会,我一直把它当颈椎病。”他还说:“单位也组织年年体检,但都是常规项目,从没做过血管方面的检查,不知道自已早就出了问题。”市医院几个医生很惊奇:像这样脑血管多处堵塞的病人早就“拜拜”了,他为什么外表症状这么不明显呢?主任郑重其事的告诉病人:“不可大意,你几乎剩下一根堵塞百分之九十的血管给脑部供血,这是你唯一的希望了,医院再多看几个专家,尽快采取措施。”3陈默开启了他的“漫漫求医路”。医院是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合办的,每天都有一附院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坐诊。医院让这些专家看看,然后再去西安。医院两个医生的意见都不乐观,“我对自己的病情都感到了绝望!”
医院找党教授,党教授在西安出差,他说:“先把病人的片子手机发过来。”他看完后立即打“这个病人很严重,先就地治疗,医院,中途随时会出意外。”当陈默老婆在电话中说,病人走路说话都正常时,“不可能!不可能!”……
医院接诊了陈默,他下的定义是:片子和本人是两个极端,片子很严重,本人却无事。他仔细翻阅着十几张诊断资料,不时看看坐在他身边一切正常的陈默:“你家里人,父母呀、兄妹呀,有没有这方面的病史?”“没有。”“你这血压、血脂等检查都正常,也没个诱因呀?”党教授又让陈默走几步,又问他“一加一、二加二等于几?”测试他的行动语言及思维能力。家属问党教授:“要不要看下造影手术的谍片?”“不用,我办公室也看不成,你这个片子很清了,估计得做脑支架,把这个唯一的血管保往。”医院另一个专家的意见医院采取脑支架手术。她还看着造影手术的检验单说了一个同样严重的情况:“你这个还有一个腹主动脉瘤,去西安得复查。”陈默的心情越来越沉甸甸的了。当晚,他在手机上又百度了下:腹主动脉廇,多为抽烟引起,四公分大小后必须介入手术,不然会自动破裂引起死亡……
4两个手术,且都是救命的。命悬一线的陈默,踏上了省城西安的诊疗之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先是去神经内科挂了专家门诊,接诊的医生告诉他:“我介绍另一个医生给你,他专门做支架手术,听听他的意见看你怎办?”电话与那个医生约定下午见面。这当口,才早上十点,陈默对老婆说:“你问下导医台,腹主动脉瘤去哪个科室看?”他们去了四楼血管外科,刘主任在坐诊。他让陈默看他手机里一个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的视频:“这个手术是我们科室的強项,不复杂。你的情况我得看下你的造影谍片,这里看不成,我下班去科室办公室看,明天给你说结果。”陈默心里压力小了一点……但他意想不到,转机就从此刻开始了……
第二天上午,又是刘主任坐诊:“你在外边等下,一会我领你去我科室的办公室,得对着谍片讲讲你的情况。”等待的时间,陈默详细浏览了走廊里宣传栏上的科室介绍,特别是看到刘主任是著名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的简历后,他心底生出一股佩服和信任交织的情愫来。陈默在随刘主任去血管外科的路上,刘主任马上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你的血管瘤只是一点点瘤样,不用做,明年复查下,也许不发展。”到了科室,刘主任打开电脑:“你看,这是你的腹主动脉瘤,只是一点点突起。”他又说:“你再看你这个血管,正面是堵的厉害,但你侧面看,堵的并不要紧呀?你的侧支循环都好,血流够,就是脑供血还可以,要不然你能医院?”陈默不懂医术,他说刘主任这个“血流论”让他这个外行人也心服口服。刘主任接下来的介绍让陈默的心结打开了:“我研究了多年的心脑血管疾病,你找我就找对人了。让我好好研究下,看能不能把你堵塞的颈动脉打通?这样再把另一根血管用药物保住,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办公室离病房不远,刘主任热心地领着陈默去看实例:“有两个这两天刚做完颈动脉堵塞剥脱术的病人,你们看看效果。”陈默和他老婆惊奇的看到:一个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手脚活动灵便,说话吐字清晰,而前一天他说他这些都不行,颈动脉血管一通全恢复了。陈默对自己的现状还是有点不放心,几天里又找了交大一附院三四个教授,这回他总结经验:让教授不看韩城的各种检查单了,只看最准确的造影。他们反馈的意见是:颈动脉剥脱手术要慎重,因为脑部没有承接的血管,而侧支循环就是能承接住,也有冲破的可能。大家对余下的一根脑血管治疗方案一致,要正面侧面估价血流和堵塞程度,这个病人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优于支架治疗。5陈默是蹦着高高离开西安的,他觉得那天西禹高速沿途的风景超常的美……
医院确诊不用做两个“生死手术”的人,一个在死亡线上溜达了一回的人,一个目睹众多患者(年轻人比例不小)因事业压力、不重视锻炼等各种原因而陷入脑梗泥潭的人,陈默的亲身感触太多了,他对健康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陈默思考,韩城西安众多医生都有个疑问:我各方面都正常,那是什么诱发了脑梗?医生们没有结论,但我体会有三点原因。工作劳累的原因:工作压力大,头绪多,五加二白加黑一度都成为常态了。心累身累,不倒下去才怪。不爱运动的原因:长期一步路不走也是一种坏习惯,出门开车,坐在办公室不动弾,下班回家吃饭看电视睡大觉,这样的生活规律只能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抽烟的原因:烟酒有度,少点怡情,多了伤身,一天无节度的抽两盒烟甚至更多,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珍爱生命,远离恶习。有钱没钱,一个人努力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最重要。脑梗不能犯第二次,犯一次症状就会严重一次,后果不可设想。现在的陈默己不是之前的陈默了。每晚七至八点定时走路。“六千步是长寿步”。?步连续半小时,以背发热微汗为宜。年龄大了膝盖金贵,只走路,不跑步,不爬山,不过量运动,保护好膝盖。他说:“为什么韩城各运动场所走路小跑的都是年轻人,而老年人较少,因为他们膝盖不行了。”陈默在其它方面也是做到尽善尽美:比如吃瘦肉、面食不少,但注重搭配降血脂血糖血压的蔬菜,蔬菜水果一天要保证足够的摄入量。熬夜是杀手,按时作息,十点以前必须睡觉,第二天加午休。不抽烟,少饮酒,等等。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陈默说:”坚持运动及历练好习惯不可能延长生命,但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指数和质量,不生病少生病,健健康康度一生。”
编辑:赵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