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年的发展,虽然腔内修复术已经成为腹主动脉瘤的常用治疗策略,但术后中、晚期再干预率及各类并发症不容忽视!为探索国内EVAR的现状,在中国血管论坛暨年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CEC)期间,医院血管外科的刘昌伟教授就国内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最新文献数据作了详尽的分析。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血管外科疾病,腹主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曾经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段。年,Volodos等完成了世界首例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AAA的病例。年Parodi等首次报道了EVAR的治疗经验。年,中国完成了首例EVAR治疗AAA的病例,开启了国内EVAR治疗AAA的时代。20年来,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EVAR已经成为AAA的常用治疗策略。
刘昌伟教授曾分析了年至年10月中国大陆发表的EVAR文献,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的EVAR手术主要结局指标与国外基本一致。为探究近年来我国常规EVAR发展和现状,刘昌伟教授全面搜索近5年中国大陆的相关医护工作者所发表的中、英文EVAR相关论著并进行荟萃分析。
文献荟萃分析结果
文献纳入标准:中国大陆的医护工作者近5年正式期刊发表的中、英文论著,且单篇病例数大于30例。
文献排除标准:破裂、感染等其他类型动脉瘤,单纯开窗、烟囱、分支等小样本技术描述论文,排除缺少主要随访数据的论文等。
初步检索了期刊论文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最终确定19篇文献(包括17篇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包含例患者(平均年龄67.6岁,男性比例占78%),随访时间为1月~11年。
结果显示:
1、围手术期死亡16例(16篇文献中描述,共例),死亡率为0.6%(0%~1.3%);
2、全因死亡例(15篇文献中描述,共例),死亡率为8.3%(0%~19.7%);
3、Ⅰ型内漏50例,发生率为1.86%(0%~9.4%);Ⅱ型内漏60例,发生率为2.23%(0%~15.9%);Ⅲ型内漏9例,发生率为0.33%(0%~2.9%),13篇文献中描述了内漏情况,共例;
4、介入相关并发症例(14篇文献中描述了不含内漏的相关并发症,共例),发生率为5.78%(1.0%~33.3%);
5、出现下肢缺血64例(15篇文献中描述,共例),发生率为2.7%(0%~10.6%);
6、发生支架感染13例(15篇文献中描述,共2,例),发生率为0.56%(0%~2.6%);2篇报道支架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87%和4.1%,其余13篇均为0%;2篇报道瘤体破裂发生率分别为0.84%和0.44%,其余13篇均为0%;
7、再干预58例(12篇文献中描述,共例),再干预率为3.3%(0%~12.5%),再干预原因分别为内漏、支架感染、髂支闭塞、动脉血栓等;
8、主要并发症数据与国际数据对比,Ⅱ型内漏和瘤体破裂有较小差别,其余基本一致(Table1);
9、本次文献数据与年总结的文献数据比较,围手术其死亡率减少、二次干预率一致,但全因死亡率增加(Table2)。
Table1
主要并发症数据与国际数据对比
Figure2
本次文献数据与年总结的文献数据对比
总结
目前,国内缺少EVAR前瞻性研究数据,且许多文章数据不全,难以纳入统计。本统计同样存在许多不足,可能存在样本的偏倚。本结果只是近五年主要临床中心所发表文献的数据荟萃分析,有一定代表性和提示作用,但并不能代表中国EVAR整体真实现状。
《门诊》杂志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