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29个月)的小宸因为肚子痛、恶心、呕吐被送往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当时小宸的父母觉得只是普通的肠胃炎,万万没想到,结果却是孩子长达60厘米的小肠坏死,还出现了休克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
出现休克症状抢救了近4小时小宸平时很活泼,尽管口齿还不是很伶俐,但特别爱说话。
4月1日上午9点左右,小宸突然哭闹着说肚子痛,还呕吐不止。小宸的妈妈说:“当时我以为孩子只是吃坏了肚子,没想到他哭了一天,也吐了一天,后来累了才睡着。”
第二天10点,小宸的状况依旧不是很好,没有精神,而且都不说话了,于是小宸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到余杭区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英豪发现,小宸的手有些凉,肚子又胀又硬,触感像木头的一样,而且一碰肚子,小宸就会哭闹起来。经过检查,小宸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可能存在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情况,于是,张英豪立即给小宸安排住院,进行急诊手术。
没想到,11点左右,小宸突然出现神智淡漠、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率上升等休克症状。“尽管当时孩子还没有完全陷入昏迷,但是休克的症状很严重。他当时的心率达到了次/分,收缩压80mmHg,舒张压50mmHg正常孩子的心率一般也就在80-90次/分,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60mmHg。”张英豪说。
张英豪为其进行急诊手术,经过近4个小时的抢救,小宸的血压、心率才稍有好转。
长达60厘米的肠管发黑坏死手术过程惊心动魄:小宸的腹部一被打开,瞬间惊呆了在场所有医护人员:右下腹的肠管已经全部发黑、坏死,而腹腔里有很多暗红色的脓液流出来。
紧接着,小宸再次出现了休克症状,医护人员一边迅速抢救,做好输血、扩容、抗感染,一边继续探查腹腔。
“探查发现,距盲肠部不远处的回肠,粘连堆叠在一起,并有回肠从中钻入,形成了一个腹内疝。”原来,这个腹内疝便是导致小宸出现坏死的原因。
手术进行到2个多小时,小宸的危情才渐渐稳定下来。其坏死的肠管被切除了整整有60厘米长。
张英豪告诉记者,小宸之所以出现休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的,除了肠管坏死出现感染外,还和他前一天一直呕吐没有吃东西有关。
那么,切除60厘米长的肠管,对小宸今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张英豪说:“人体内的肠管总长度也就两三米的样子,目前看来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切除得再长些,可能就会出现断肠综合征,会每天拉稀便,消化不好。”
“孩子1日上午刚开始出现腹痛症状的时候,只是形成了腹内疝,还没有出现小肠坏死。”他表示,医院一步,就不仅仅是肠管坏死了,还可能因中毒性休克加重,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孩子出现腹痛呕吐别掉以轻心“腹内疝是一种少见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仅0.2%-0.9%,儿童发生腹内疝则更为少见。成人出现腹内疝,往往是腹部手术的后遗症,儿童腹内疝主要是由于发育畸形导致的,一般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往往发生在剧烈运动、暴饮暴食之后。”张英豪说。
腹内疝往往发病急骤、病程进展快、病情险恶,如果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比如腹内疝会造成胃肠道梗阻,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导致发生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腹内疝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像感冒、肠胃炎等,都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的情况。尽管出现腹痛和呕吐,有90%的概率可能是肠胃炎,但我们不能保证剩下的10%是什么。”张英豪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腹痛、恶心、呕吐的情况,医院就诊。
一旦怀疑孩子患有腹内疝,在排除泌尿系胆系结石、急性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等疾病后,应进行早期剖腹探查,争取在肠管坏死前手术复位,尽可能保留肠管,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张英豪表示。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余杭的爸爸妈妈妈们,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孩子身体有异样一定要及时就医,万不可掉以轻心!
让我们扩散本消息告诉身边的所有的爸爸妈妈们,细心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长按识别下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