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醉美麻醉之旅2

Yang:UniversityofRochesterMedicalCenter,AnesthesiologyResident,Classof

人的惰性很容易泛滥,本来打算轮转完一个科室就写一些自己的体会,但有休息的时候,就想着睡觉、看书、看片、思考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动笔,然后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了,迟迟未能补上八月至今的见闻。晚上吃了火锅,无心学习,打开Pandora,开始记忆翻篇(流水账)。

八月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ColorectalSurgery(结直肠外科)的轮转,虽然作为医学生在美国也有过外科实习,当时都是跟着主治和高年级住院医上手术(拉钩,吸引,剪线和偶尔的缝皮,只有在手术的时候才有可能跟主治有互动,才有可能要推荐信)。现在作为Intern(第一年住院医),我的职责就是在病房管病人;如果NursePractitioner(简称NP,执业护师,他们也有处方权,职责等同于住院医师)能够非常给力的帮你管好病房,你还有兴趣和精力,也可以去跟手术。

我们的外科团队构成有三个Attending(主治医师),一名结直肠外科Fellow(专科培训医师,手术为主),一名四年级普外科住院医师resident(手术为主),一名二年级普外科住院医师(管会诊和手术),两名一年级住院医师(一个是普外科Intern和我,管病房病人),还有一名NP(管病人)和三年级或者四年级的医学生(上手术)。结直肠外科的病房病人(由主治医师从门诊收治入院到结直肠外科病房)差不多平均10-15个,另外还有5-10名会诊病人(散落在其他科的病人,例如ICU、急诊等的病人需要相关会诊和手术)。相比于在美国南部沿海工作的某外科Intern,她手头上一人管40个病人的悲壮场面,我的工作压力要小很多,基本上一周工作70个小时(ACGME规定住院医师工作时间每周不能超过80小时),应该算是我第一年工作时间最长的轮转。

每天早上5点半,我们两个Intern与夜班Intern交班(获得病房病人夜间病情变化、相关治疗情况),6点左右Fellow和高年级住院医师就会来到病房,听我们汇报病人的夜间情况和检查结果,然后迅速带着我们看病人(寒暄、查伤口、引流、告诉intern今天的诊疗计划),基本在7点前后完成查房,然后主治们会“神秘”的出现,再分别对自己开刀的病人查房。我特别佩服Fellow和高年级住院医,他们手里无需有任何纸质记录,对每个病人都能如数家珍的汇报病史和病情变化、并提出诊疗计划,就连电解质、血常规和影像检查都能脱口而出(也许主治出现的时候,他们快速浏览了小抄),主治一般都很放心高年级住院医和Fellow的意见。7点半Fellow和高年级住院医就到手术室开始准备手术,Intern就开始在电脑前写病史、开医嘱、打电话请会诊、跟病人的家庭医生、家属沟通等等的文案工作(“learnhowtobeasuccessfulsecretaryinyourfirstyear”,此句话出自二年级住院医师之口,虽然是玩笑,却也有其中含义---理顺人际关系,高效办事,多线程工作,这些都是一名优秀住院医需要具备的特质)。对于Intern来说,最忙的时间段就是中午之前,病人出院、诊疗计划的实施都得在这之前完成,下午主要就是跟踪治疗情况(请其他科会诊是否有来、用药是否有实施、新的检查是否有结果等),同时对当日手术病人进行术后观察、完成相关术后病史记录,更新交班内容,差不多4点以后Fellow和高年级住院又会带着大家查房,最后下午6点交班给夜间Intern后回家。

记得第一天工作,NP休假,我手上分配了7-8个病人,如何写病程录、出院小结、如何开医嘱的日常文案工作都是现学现卖,期间口袋里的拷机还不断响起,拿起电话回复护士们的提问和病人的需求,还好外科intern小伙伴给力,耐心指教,趟过了手忙脚乱的上午。外科Intern每周四上午有固定的外科理论学习,周三还有教学门诊,他八月份还休假一周,NP也隔三差五休假(她的作息很自由……),所以有时我自己也得管10-15个病人,还好前两周基本熟悉了工作流程,外加高年级住院医们在手术间期也会回病房转悠,记忆中除了开始的前两天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后面基本上没有太多印象深刻的“苦”日子。整个轮转都在不断学习工作流程,不断熟悉美国医疗文化,提高英语交流能力。记得第一次护士问我能不能给某病人开Simethicone,我心里还犯嘀咕说稍等,赶快掏出手机看这是个什么药,别开错给病人吃坏了,估计当时护士还在想不就是消化不良胀气的辅助用药嘛,还需要查手机吗?直接下医嘱就可以了。

每个Intern有安排双休日值班(2个白班,2个夜班),值班需要Cross-cover其他外科的病人(结直肠值班时需要接管血管外科)。某周六下午,腰间的拷机响起,血管外科护士告某病人诉胸痛,赶快小跑到病房,看到股-腘动脉搭桥术后的93岁女性哭着喊胸口痛,有心肌缺血病史,血压/70,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暂时怀疑心梗可能,叫护士拉心电图,抽血验心肌酶谱,同时打电话给血管外科高年级住院医备班,他听了我的汇报后,指示吸氧、硝酸甘油、胸片、请心内科会诊,然后又是一通电话给心内科Fellow,这边还没回过神,隔壁房间的一个腹主动脉瘤的40岁男性开始腹部绞痛,生命体征稳定,先给肌肉注射1mgdilaudid,然后又向备班汇报,又接着指示处理,边上的老太太舌下含服了0.3mg硝酸甘油,五分钟后收缩压直接掉到…..在等待备班从家里赶来的30分钟里真怕两个人出现危重情况,一个人根本hold不住。此时只能感叹自己学时储备不够,经验不足,暗暗鞭策自己的同时,也意识到数年的医学院毕业后教育的必要性,希望自己能迅速成长起来。一名医生处事不惊的前提是有充分的自信,自信的来源就是不断学习和操练。

美国外科住院医师的学习是各科中公认的最辛苦,最短的普外科临床培训需要有5年的时间,骨科6年,心胸外科6-8年,神经外科需要8年时间,培训期间拿着5-7万/年的工资(住院医师工资由美国联邦政府统一拨款,根据年资递增,各医院间基本只是一些小的福利差别),如果是美国医学毕业生,很多人得肩负着医学院20-30万的还贷压力,医院培训,工资没有多,但生活成本却要高很多(比如麻醉大师Dr.Miller所在的圣殿UCSF,坐落于旧金山湾区,住院医工资一大半就交给房租了)。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普外科非常鼓励外科住院医从事科研训练,很多3年级住院医都会额外抽出2-3年的时间科研训练,然后再继续完成剩下的临床培训。跟我在一起工作的普外科intern,有生物学硕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书之前有两年的实验室研究经历,打算做心脏外科(普外科结束后再做2-3年的心脏外科Fellow培训),这样算下来他能够成为attending独立行医的年纪也快40岁了(他现在开的是BMWM6,家境殷实完全不急着赚钱)。无论在哪儿,美国还是中国,医学培训的时间成本和对身心的挑战都是巨大的。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讲述了一群外科resident的成长为attending的各种感情故事,现在已经拍到了13季。借用剧中第一季第一集中外科住院医项目主任Dr.Webber的开场白结束此文:

Eachofyou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z/1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