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既往被认为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禁忌证,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这一禁忌已逐渐被打破。年4月7日,在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医院罗建方教授团队成功直播一例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TAVR,术中应用了最新的VENUS-APLUS瓣膜支架。与会代表直观地见证了这一高难度手术的实施过程。
患者病史资料患者:男,69岁
主诉:反复胸闷、胸痛1年。
合并症:冠心病(陈旧心梗、左主干+三支病变、PCI术后)、脑卒中、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
心脏彩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轻度反流,LVEF23%,LVEDD62mm,Meangradient=32mmHg,Vmax=3.74m/s。
诊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NYHAIV级
术前心超:
双平面示type1型二叶瓣
术前全麻状态下LVEF17.7%
术前CT:
瓣环直径28.4mm*19.4mm(平均径23.9mm)
周长76.8mm
面积.7mm2
乏氏窦直径26.5mm*33.4mm(平均径30.0mm)
左冠开口高度14.9mm
右冠开口高度15.3mm
瓣膜中度钙化
横位心:成角57度
选择左侧股动脉入路
手术风险评估冠心病,NYHAIV级,LVEF低,脑卒中,重度肾动脉狭窄,STS评分高达9.96%,外科手术风险极高,经心脏团队讨论后决定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手术策略麻醉方式:全麻
瓣膜选择:26mmVENUS-APLUSValve
血管入路:左侧股动脉
手术过程:主动脉根部造影
20mm球囊预扩
第一次释放,瓣膜位置偏高
应用PLUS回收支架,重新定位
释放后造影见中度瓣周漏,彩超提示支架没有充分打开
22mm球囊后扩
复查彩超,瓣膜贴壁良好,无瓣周漏,残余压差10mmHg
术后即刻LVEF35.4%,较术前显著改善
术后总结?二叶式主动脉瓣根部结构较三叶瓣复杂,瓣膜释放后位置不佳、膨胀不全、瓣周漏的发生率较高。本案例中患者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且手术风险高,极具挑战性。新型可回收VENUS-APLUS瓣膜支架为术者更精准调整瓣膜位置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对于存在中重度钙化的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回收支架可显著提高瓣膜植入的成功率。由于二叶式主动脉瓣的偏心结构,瓣膜释放后形态不佳导致瓣周漏的情况屡见不鲜,选择合适的瓣膜尺寸(通常选小1号)以及充分的球囊后扩,是减少二叶瓣患者TAVR术后瓣周漏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医院罗建方教授团队合影
罗建方教授团队简介
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以“立足心脏,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