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课堂真的,玩七巧板的孩子不会笨

“玩七巧板的孩子不会笨”,这是我姥爷告诉我的。我的第一幅七巧板是我10岁的生日礼物。

当我拿到花花绿绿的七巧板时,立刻被它吸引。我在想这是什么好玩的,打开后却发现只是几块板子,心想“这几块板子有什么意思?”,心理活动都写在了脸上。然后姥爷随手的拼了个图案,我瞬间被征服。

然后他对我说:玩七巧板的孩子不会笨。我信了,从此便爱上了它,有事没事都拿出来拼一拼,后来自己竟然也能拼出点自己想拼的东西。

回想高中时期的立体几何也曾得过满分,也有七巧板的功劳吧!大学毕业后在机构做数学思维教师,可能是因为被益智玩具课吸引了。四巧板,七巧板,九连环,汉诺塔,五子棋,跳棋……因为我相信,会玩的孩子不会笨。

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能这么早就接触到它,也真是比我幸运的太多。

记得在课上我把七巧板拿出来时,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是那样的熟悉,孩子们大概还不知道,这是一节及其好玩又特别痛苦的课。好玩在孩子们能见证七巧板的神奇,并可以自己创作,痛苦在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对于孩子来说需要较强的空间感、观察能力,对应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七巧板拼摆难点一:对应能力

你会发现就算我们把已经拼好的图案让孩子对照着拼摆,还是可能拼不出来,于是我们大发雷霆,对孩子指指点点“怎么回事,照着拼都拼不出来,这样这样就行了”。

stop!请千万不要这样。如果您身边有平行四边形,请您务必来试一试这个问题,请你把第一幅图转动一定的角度,变成第二幅图:

你成功了吗?

是的,你被骗了。只靠“旋转”我们是不可能从图1变成图2的,只有把图1“翻转”过来才可以。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旋转不能成功就翻转”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图形拼摆逻辑质的飞跃,这是对应能力和换角度想问题的能力体现。

我曾经给一个孩子出过这个问题,让孩子想办法摆图形和我手里拿的平行四边形一模一样,这个孩子整整用了5分钟一直在旋转,就是不能和我的一样,你是否觉得这个孩子太笨?从始至终我就是没有告诉孩子翻过来试试,直到8分钟左右孩子才兴奋的告诉我,“老师,你看,现在一样了”,我问他怎么办到的,他说老师就是翻一下就行了,之后这个孩子自己尝试拼摆的能力和成功率要好很多!

旋转不行就翻转,很多的小孩子真的没有悟到这个理。多练习一些“请你和我拿的一样”的游戏吧,孩子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开始的啊。

七巧板拼摆难点二:观察力+分析判断力

你会发现很多孩子拿过一个图形不会有任何思考就开始拼,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拼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者给你编一些奇怪的理由,这是典型逻辑不清的乱拼!

那么孩子乱拼好不好?其实只要孩子在玩,在动七巧板,不管他怎么玩,都是好事。但是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到拼摆方法是我们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是七巧板的相似拼摆,主要给孩子一个图案的轮廓,要求根据轮廓来拼图。这也是未来孩子抽象拼摆的基础。

比如上图,怎么拼呢?孩子本能的反映会先拼这个。

“为什么要先拼这个呢?”“因为这个容易啊,能看的出来!”

没错,先做能直接看出来的是很好的拼摆策略,这也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通用方法,我们管它叫做,能确定的先确定!

基本的图形拼摆完之后,然后然后看不出来的怎么办呢?有的孩子会这样:

或者这样拼:

然后就悲剧了,发现大三角没有地方放了:

如果孩子这样做了,请注意,这是一个引导孩子的绝佳机会。

-“这样放为什么不行?出现什么问题了?”

-“大的没有地方放了。”

-“那怎么办?(先放谁呢?)”

-“先放大的!”

再次提醒,一定让孩子自己总结方法:

1.旋转不行就翻转

2.能确定的先确定

3.先放大的后放小的

这样一些幅图拼下来,相信孩子们的图形拼摆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拼,当然不是最高的境界,高手看到一幅图是用眼睛切出来的,这自然需要极强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感,等孩子大一点我们需要专门研究七巧板的图形切割问题。

七巧板拼摆三境界

境界一:七巧板有图有实物相似拼摆,同比例→不同比咧;

境界二:七巧板有图无实物用眼切割拼摆;

境界三:无图自主创意拼摆,此乃七巧板拼摆最高境界。

看看孩子在哪一层,继续加油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注意力不集中,带孩子拼吧!

担心孩子几何不好,带孩子拼吧!

字写反视知觉不好,带孩子拼吧!

孩子空间感差,带孩子拼吧!

玩七巧板的孩子不会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z/10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