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月24日,全国首家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院医院正式揭牌,中医院第二批专家组全面进驻我院,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3月7日,国内著名外周血管疾病专家、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庄百溪主任正式进驻我院周围血管病疮疡科开展对接工作。
医院专家组总领队史大卓教授,中医院医院(山医院)党委书记李廷荃,院长郝旭亮,医院首批专家组组长王培利出席了欢迎仪式。
史大卓表示,医院周围血管科是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外周血管疾病的优势特色科室,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目前在国内下肢血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科主任庄百溪是血管外科的领军人才。由他带领的专家团队进驻周围血管病疮疡科,将共同打造出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产出的血管外科,助推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
李廷荃对庄百溪主任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强调,医院将全力以赴安排部署,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提前完善介入手术等项目开展的配套设施,他要求,科室全体人员要积极配合,紧跟步伐,尽快实现同频共振,同质化发展。
郝旭亮表示,庄百溪教授的到来意味着周围血管病疮疡科的发展迎来崭新契机。科室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敢于突围的精神,提前谋划推敲,补齐业务短板,尽快实现周围血管病诊疗水平的新突破。
庄百医院及科室发展情况,通过查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对接。他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介入手术开展的相关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他表示,医院和医院的周围血管科将加速融合,优势互补,同力协契,极大程度提高山西省血管外科急危重症的治疗水平,使三晋百姓“小病不出省,大病不到京”。
周围血管病疮疡科主任张晓丽表示,科室将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大好时机,在庄百溪主任的带领下,对标一流,突破瓶颈,从技术引进、科室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融合,稳步扎实推进外周血管病各项新技术的开展,全面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山医院于年6月18日正式获批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出了“心脑血管病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心血管学科建设为重点,协同脑病科、周围血管病疮疡科,组成血管病创新团队,将全面提升血管病临床诊疗水平及科研转化能力。作为山西省成立最早的周围血管病专科、省级重点专科,周围血管病疮疡科将紧抓发展良机,与医院高水平专家携手踏上合作共建的新征程。
庄百溪
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科主任
年于医院主持组建血管外科,担任科室主任至今。多次赴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瑞士、美国等学习最新技术,将新成果、新理念、新技术带回国内运用于临床,是较早掌握前沿技术的一批人,并引领科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手术联合介入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其中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病变手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减少了手术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挽救了很多的垂危、重症、疑难、复杂手术患者的生命。
年起首次在国内开展小球囊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病变,并倡导下肢动脉疾病治疗的精细化、极致化,将膝下动脉诊疗理念推广至全国,将西苑周围血管病科打造成国内膝下动脉疾病诊疗的标榜科室。年主持参与国内首款药涂球囊的临床试验及研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年国内率先开展下肢动脉闭塞的斑块旋切治疗,减少了金属支架的植入。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糖尿病足等疾病集中西医优势,将介入治疗与中医辩证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周围血管疾病采用微创腔内技术或和开放手术的方法治疗众多患者,受到患者的高度好评及同行的高度认可。
擅长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脉管炎,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硬化闭塞,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布加氏综合征,K-T综合征及各类内脏血管病的微创治疗等。
文字:周围血管病疮疡科
排版:宣传科康曦
审核:宣传科袁晓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