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坏死的右足趾
小编提醒
后面没有啥高能图片啦~看到文末有惊喜哦!!陈大爷患有糖尿病多年,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在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并完善了整个下肢动脉的CT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动脉硬化非常严重。下肢动脉CT图像
陈大爷的腹主动脉、右侧髂动脉、股浅动脉都有非常严重的狭窄和闭塞。在我科医生的详细评估之下,为他制定了治疗的方案,采用微创腔内治疗的方式一期开通腹主动脉和右侧髂动脉,打开患者右下肢血供的上游来源,因为患者右侧股深动脉代偿的很好,下肢血流可以显著增加。同时考虑患者年事已高,为了减少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右侧股动脉的闭塞暂缓处理。术前术后影像
手术仅在陈大爷左侧腹股沟处留下了5mm左右的小针眼,卧床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就正常下床活动。患者惊喜的发现,右脚的疼痛消失了,并且下床走路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了。但患者足趾已经发生坏死,随时有发生感染导致坏疽的可能性,需要完善的护理和严密的观察,如果有感染的倾向还是需要截肢治疗的。如果患者在足趾坏死发生之前早期治疗,则可避免截肢的痛苦;而已经发生坏死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血管的开通,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截肢平面,为患者尽量多保留肢体。对于髂动脉狭窄闭塞的治疗主要包括:1.内科保守治疗;2.腔内治疗;3.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腔内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通畅率好被广泛运用。动脉腔内治疗示意图
年《外周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TASCII)》中,已经将血管腔内治疗作为主髂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包括TASCA、B、C、D分型均被证实有较好疗效。而年更新的指南,更是指出髂动脉短段狭窄/闭塞时,腔内治疗具有良好的远期通畅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I级推荐);同时该处支架置入的推荐级别也由既往的IIb升级为IIa;对有严重合并症的长段或双侧病变,仍首选腔内治疗(IIa级推荐)。TASC分型示意图
以下我科近期部分髂动脉狭窄闭塞治疗前后对比
根据统计:患者髂动脉狭窄程度治疗前后效果显著(见下表)
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是血管外科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低于0.8预示着中度疾病,低于0.5预示着重度疾病。以下是最近5例患者患肢ABI对比示意图。医院本部血管外科正在开展髂动脉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项目,符合条件患者可免费使用进口血管支架。具体详见:髂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福音——临床研究患者招募往期精彩回顾
不用放支架,也能治疗下肢缺血?
微创手术成功救治最凶险主动脉夹层
颈动脉硬化狭窄的诊疗科普
多科协力救治外伤致髂动静脉破裂一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