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医大一院体外ldquo三开窗rd

近日,医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运用体外“三开窗”技术,成功救治1例复杂内脏区腹主动脉瘤患者。

64岁的老张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突发剧烈腹痛3天,左侧尤甚,伴腰部疼痛,医院,诊断为复杂型腹主动脉瘤,建议手术行人工血管搭桥治疗。因患者同时合并脑梗病史、双侧颈外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肾结石等多种疾病,考虑开刀手术创伤太大,风险高,患者家属经多方打听慕名来到山医大一院就诊。

入院后经CTA检查证实,患者腹主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内脏区,瘤体紧贴左、右肾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涉及腹腔各脏器包括胃肠道、肝脏、肾脏等血供,其治疗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腹主动脉瘤,属于全世界共同的难题与挑战。

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和全身各方面情况后,血管外科王贵明主任决定迎难而上,突破这一手术禁区,通过支架体外“三开窗”技术,在保留左、右肾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重要血供基础上,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微创手术。治疗的压力在于支架开窗后与三支血管的精准对接,一旦错位封闭了任何一支血管,都可导致器官丢失,甚至危及生命。

在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的大力协作下,5月14日,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了经右股动脉穿刺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体外开窗+植入术、左肱动脉穿刺、左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通过右股动脉、左肱动脉两个穿刺点,对腹主动脉上重要血管进行定位,于支架上采用体外“三开窗”技术,预留肠系膜上动脉和双肾动脉的位置,再将支架重新组装,是手术的关键所在。术中,王贵明主任带领团队,以腹腔干为基点,分别在11-1点、1-3点、9-11点位利用双极在主体支架起始段的18.2mm,24.5mm、33.6mm三处开窗,精准对接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右肾动脉。经过5小时的奋战,手术圆满完成。造影患者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血流均通畅。术后10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腹主动脉内脏区的动脉瘤手术,既要充分隔绝动脉瘤,又要确保各个脏器的血供,腔内治疗的技术难度大,曾一度被认为是腔内治疗的禁区,医院可以开展。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山西在治疗累及动脉区的腹主动脉瘤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来源:普通外科作者:梁芳编辑:刘腊梅武佳丽校对:刘世珍杨婷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zl/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