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贾珺读库
按: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了“围棋热”和“聂卫平热”,几乎无人不谈围棋。这与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举办密不可分。十二年间,中日两国棋手你来我往,杀得不亦乐乎。
当时的棋坛英豪如今大多退隐江湖,但那些精彩的瞬间早已印刻在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
▼
初识围棋
我小时候玩过各种棋——象棋、军棋、五子棋、跳棋、斗兽棋,还有靠掷骰子前进的登山棋、飞行棋。那会儿国际象棋几乎没有人会下,只在电视上见过,棋子很像玩具。周围下围棋的也不多,偶尔看到画着纵横十九道线的大棋盘,两大罐黑白棋子,感觉十分神秘,并没有想学的念头。
实际上老家的围棋水平并不低,还出过一位名叫邵震中的九段国手。一个小伙伴很喜欢下围棋,并且关心各种围棋比赛的消息。我父亲常年订一份上海的《新民晚报》,其中包含两页体育版,刊载很多关于围棋的报道。
小伙伴经常跑到我家来看报,我从他口中知道中日两国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围棋比赛,情形就像演义小说中的打擂台,双方各出八名选手,轮流登台,输者下台,赢者守擂,迎接下一个挑战者,直到一方被全部击败为止。
我听他一说,大感兴趣——《水浒传》中的燕青打擂、《杨家将》中的杨七郎打擂、《说唐》中的秦琼打擂,类似的许多故事从小耳熟能详,没想到这种场面居然会在棋盘上上演,双方针锋相对,看似文雅的黑白棋子宛如拳脚刀剑,隐隐有风雷之声,引人神往。
这个比赛由一家日本电气公司赞助,全称叫“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日语叫“NEC日中超级(スーパー)围棋赛”。年10月首届比赛开幕,隔一两个月对弈一次,每次两场,由中日两国交替举办,前后持续大约一年多一点。
NEC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式。
中国派出了当时最强的八位棋手,以聂卫平为主将,马晓春、曹大元、刘小光、钱宇平等名将全部在列。
日本也派了一个豪华阵容,一代传奇、名誉棋圣藤泽秀行九段出任主将,加藤正夫、小林光一两大超一流棋手为辅翼,还有片冈聪、石田章、淡路修三、小林觉等一流棋手,实力明显在中国队之上——其中加藤正夫是王座,小林光一是十段,片冈聪是天元,均为在位的七大头衔王之一。
日本媒体预测只需前三人出场即可获胜,甚至先锋依田纪基五段一人就有实力横扫中国队所有选手。
依田纪基果然厉害,首战执白中盘击败中国先锋汪见虹六段。比赛中汪见虹一度鼻血横流,颇有些血溅疆场的悲壮气息。
但是接下来画风突变,中国以力战闻名的江铸久七段连续战胜依田和之后的小林觉八段、淡路修三九段、片冈聪八段、石田章九段,取得五连胜,一直杀到小林光一面前,令中国队士气大振。
江铸久(左)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与日本棋手片冈聪(右)对战。
小林光一之前对中国棋手从无败绩,登场后再度扭转风向,连胜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锐不可当,中国队主将聂卫平被迫提前出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围棋界公认实力最强的是赵治勋、林海峰、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六大超一流棋手,对中国棋手有居高临下之势。
聂卫平是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外号“聂旋风”,曾经屡次战胜日本一流九段,但与几位超一流棋手对阵几乎全败,差距明显。这一次却不负众望,执黑以二目半之优力克小林光一,随后又击败加藤正夫,将双方的比分扳成7:7。
这两盘棋算得上是巨大的突破,一下子把所有人的胃口都吊起来了。聂卫平与藤泽秀行决战前夕,媒体大肆渲染,我也是从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