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治疗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支架感染的问题,如果治疗不得当,或者不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在第九届中国血管外科并发症论坛期间,《门诊》杂志特邀医院血管外科的常光其教授接受采访,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门诊》:祝贺第九届中国血管外科并发症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您谈谈您在前期组织工作中感想。
常光其教授:今年由医院血管外科承办中国血管外科并发症论坛,作为大会执行主席,组织论坛的初衷是为中国血管外科医师,不管是介入治疗还是开放治疗,由此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让血管外科医师,特别是年轻的血管外科医师能够少走弯路。
大会分为多个主题,包括主动脉、外周血管、动脉、静脉等。每个主题设立一个主题发言,然后进行病例报告。病例报告强调单个的病例报告,最多不超过2个。病例报告的流程也很重要,按照4分钟病例分享提出问题,4分钟专家点评提出治疗方案, 4分钟由病例报告者公布临床实际操作。前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稿、征文。当然,大会也会邀请国内学术影响力较大的血管外科中心进行病例报告。可以说,每位血管外科医师,或者每位外科医生在整个从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并发症问题。只有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
《门诊》:并发症问题是大家都不愿谈及的话题,并发症论坛的设立的初衷是什么?希望参会医师从中受到哪些帮助?
常光其教授:并发症论坛是医院张福先教授创办,不同于综合性会议涵盖所有的主题,并发症论坛的内容就相对有局限性,所有话题都是围绕并发症开展,这也是我们大会的特色。其次,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谈及自身临床操作中发生的并发症问题,但只有明确了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所以,感谢张福先教授当年举办了这个会议,目前由6个血管外科中心共同举办,包括我们医院、医院王豪夫教授、哈尔滨医院刘冰教授、医院张鸿坤教授和上海交通医院赵珺教授。6位共同主席一同探讨如何将并发症论坛开得更好,更吸引人。论坛致力于并发症专题的深入挖掘,希望参会同道通过别人的经验、教训,受到启发,避免今后自己犯下类似的错误。当然,大会也鼓励临床医师将自身并发症经历与我们分享,大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提高中国血管外科领域整体诊治水平。
《门诊》:您在本次论坛发言题目是“腹主动脉瘤开放及腔内技术,术后移植物感染的防治”,请您介绍一下演讲内容。
常光其教授:腹主动脉瘤治疗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支架感染的问题。当然,开放手术后,也可能出现人造血管感染问题,但腔内修复术的感染率明显更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首先,现如今不仅仅是血管外科医师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介入科医师、心内科医师,甚至心外科医师都可以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另外,手术讲究无菌原则。腔内技术操作相对开放手术更简便,是否能把无菌原则真正贯彻。这些年来,复合手术室逐渐增加,通常设在手术室内,无菌观念要求很强。所以,装修时要求达到百级层流,这也是 的洁净环境标准,能够 限度减少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的问题。但即便如此,手术医师是否受过严格的培训,还未可知。现如今,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的问题仍旧存在。而治疗不得当,或者不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非常之高。所以,今年选择腹主动脉瘤腔内或开放手术后支架感染问题作为主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