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郑东院区大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 要假性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增高,若病变部位发生破裂,严重者或可致死。对于直径达到治疗标准的动脉瘤,可以采取开放或者腔内隔绝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小直径的动脉瘤,则还未有较好的办法。为此,医院白华龙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血管壁内注射的方法来治疗和延缓动脉瘤以及假性动脉瘤,给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背 景
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7%的女性和5%的男性肾下主动脉直径大于3cm,此后主动脉瘤的发生率以每十年6%的速度发展。根据SocietyforVascularSurgery和EuropeanSocietyforVascularSurgery共同发布的指南,建议根据腹主动脉瘤的直径来确定治疗方法:男性直径≥5.5cm,女性直径≥5.0cm时,考虑行选择性腹主动脉瘤修复。修复AAA的技术,包括:开放性手术修复和血管腔内技术修复。而至今,临床上还未发现能有效减缓腹主动脉瘤扩张速率的药物;所以,在这两个指南中没有推荐具体的药物疗法。因此,当腹主动脉瘤的直径未达到治疗标准时,临床医师无治疗或延缓其直径增大的治疗方案。与动脉瘤不同,假性动脉瘤可以是血管导管插入术和长期血管装置植入的急性并发症。血管手术后还会发生一些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一般需要手术修复。虽然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腹主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但许多基础实验表明,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抑制动脉瘤的进展。
药物的递送方式可以是全身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或有载体的药物应用于动脉瘤壁。但是,静脉内和腹腔内注射总是需要高剂量,这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和并发症。从理论上讲,将药物应用于外膜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药物位置不易固定,治疗效果会降低。
技术探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医院白华龙教授团队尝试使用可降解水凝胶为载体,将细胞因子TGFβ1混合在水凝胶中注射在病变部位血管的外膜和中膜之间,以达到延缓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增长的目的。该项研究成果[1]发表在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杂志上。
动物实验结果
1、采用壁内注射的给药方式,药物能够停留在血管中膜和外膜之间超过14天。2、壁内注射TGFβ1,不仅能抑制动脉瘤的发生,还能延缓已形成的腹主动脉瘤的扩张。3、壁内注射TGFβ1能够抑制假性动脉瘤的扩张。
总 结
毫无疑问,壁内注射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将药物注射在血管壁的中膜与外膜之间,具有小剂量应用、低并发症、不易流动、药效持久的优点。这一创新的尝试,为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实践方式。若将来能够应用于临床,相信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参考文献[1]HualongBai,PengSun,ShunboWei,etal.AnovelintramuralTGFβ1hydrogeldeliverymethodtodecreasemurineabdominalaorticaneurysmandrataorticpseudoaneurysmformationandprogression.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