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下,许多慢性疾病也易在冬天高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在气温和冷风的双重夹击下,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或诱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冬季成了很多人的一道“要命坎”。
不是吓你,一年四季中,冬天去世的人最多。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国外也有类似现象。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曾公布一组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去年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
这么看冬天的确成为了很多人的”要命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因为上了年纪以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变化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
冬季都有哪些高发疾病?
下面这4种常见的慢性病,
就很容易在冬季出现病情变化,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1老慢支
有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冬季须严防感冒,否则容易出现急性加重的情况。
1.防止颈部受凉。
因颈部常常暴露着,易受凉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致慢支复发。外出时可以穿件高领毛衣,或者围上围巾。
2.喝罗汉果水和维生素C水。
咽喉部干燥易致病毒等微生物粘附于局部生长繁殖。多喝罗汉果水和维生素C水,保持口咽部湿润。
3.使用加湿器。
房间干燥的卧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尤其在夜间更应注意,没有加湿器的可在暖气管边放置一盆水,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4.口服板蓝根防感冒。
可口服板蓝根冲剂,每天2~3包,分2~3次,预防感冒。
2老胃病
对于老胃病患者来说,随着冷空气而来的还有胃酸、胃胀、胃痛等不适感。
1.贴个暖宝宝或穿件保暖背心。
胃是冷不得的,冬季护胃首先要防寒保暖,患有慢性胃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女性更应特别注意。平时可以贴个暖宝宝或多穿件保暖背心,让胃部更加暖和,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等。
2.蛋糕巧克力等甜食要少吃。
甜食入胃会增加胃酸,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所以蛋糕、巧克力、烤红薯都要适当减少。
3.脾胃虚寒喝碗养胃汤。
脾胃虚寒的人需要补气血温阳气,推荐一款养胃汤:太子参15g,生黄芪30g,柴胡3g,当归10g,仙灵脾10g,加水煮开即可。医生提醒,胃肠不适通常病因复杂,切忌自我诊断,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老寒腿
天气渐冷,人体血液循环减慢,很多人的老寒腿愈发严重。
1.戴个羊毛护膝。
自然保暖的羊毛护膝最适合有老寒腿者在冬季使用,弹性好、透气又保暖。
2.生姜红花泡脚。
生姜一块,红花一小把,生姜剁碎,和红花一起煮10分钟左右,晾到适宜温度(40℃~50℃)进行泡脚,一般泡20~30分钟。
3.自我按摩。
五指并拢,全掌紧贴大腿、小腿或膝盖皮肤,稍用力施压,沿直线往返快速擦动,频率为每分钟~次。可以在泡脚时进行。
4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患者过冬,存在不少陷阱,要留意。
1.早上起床慢一点。
冬天早上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早上起床,记住三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坐半分钟,这样可以把发病风险大大降低。
2.上厕所别屏气用力。
上厕所太用力,会使血压和腹腔内压力瞬间增高,引起脑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等问题。饭后散个步,平时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提高肠道蠕动功能,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
3.避免“一冷一热”刺激。
心脑血管疾病最怕一冷一热刺激,所以要做好保暖,避免一下子从冷的地方到热的地方。比如冬天泡温泉,从室外到室内,要注意温差。另外,心情也不要忽冷忽热,避免情绪波动。
4.多喝水,多起身走走。
不少人久坐不动,加上冬天喝水相对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多起身走走,坐着时绷绷脚尖,做踩刹车的动作,也能让下肢活动起来。
调理老慢病,不仅要做好外部防护,同时也应注意内部调理!治疗老慢病,还是要通气血、调五脏为根本!百病之源,五脏为根,五脏健康,百病不生。想老慢病平稳过冬,试试来宝丰医药膏方节!
名医为您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调补五脏,清除体内垃圾,增强新陈代谢。
宝丰医药膏方节预约进行中!
温馨提示:
预约名额有限
请大家相互转告,需要预约的不要含蓄!
名额有限,预约从速!
预约电话-
好膏方用好阿胶
宝丰医药膏方节
采用正宗东阿阿胶完成处方调配
助眠安神膏,益肾膏,润肺膏
糖尿病膏,固元膏
疗效确切,质量保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