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食道瘘(AEF)是一种罕见疾病,一旦发生常常危及生命,据统计经干预后的死亡率依然接近77%,而未经治疗的死亡率则为%。今年在北京举办的协和血管医学大会()暨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论坛(17thVEC)上,来自首都医科医院血管外科的冯海医师就TEVAR术后支架合并主动脉食道瘘的综合处理作了精彩的演讲。
AEF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AEF可由胸主动脉瘤、异物、食管恶性肿瘤引起;继发性AEF主要是由主动脉或食管手术、移植物植入等引起。虽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食管瘘较为罕见,发生率为1.7%~1.9%,若不及时合理处理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主动脉支架因感染、移位、机械摩擦等原因造成主动脉壁穿孔或破溃是形成AEF的可能机制,其中支架感染患者中约91%合并主动脉食道瘘,2年存活率在16%~39%。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主动脉移植物取出、食管壁修复术、食道支架术、瘘管切除术等,并长期使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病例分享
病例1(男性,61岁)主诉: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11年,反复高热2月余,呕血3天。
既往史: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术3次(年因呕血考虑胸主动脉食管瘘行支架植入术、年复出发现支架远端再次出现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年因反复高热考虑胸主动脉瘤伴食管瘘行支架植入术)、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mmHg)。
实验室检查:PO.40mmHg、PCO.50mmHg、ESR77mmHg、CRPmg/L,术前血培养阴性。
胃镜:胸主动脉支架裸露。
手术过程:首先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随后侧开胸行降主动脉支架取出术并缝扎;最后行主动脉食管瘘旷置引流术。
术后治疗:术后8天,加用胃肠内营养(瑞素ml十二指肠营养管内泵入,逐渐加量至1ml);术后20天,经口饮用矿泉水;术后23天,经口饮用灭菌牛奶;
术后随访:术后3周CTA显示血管形态良好,无明显内漏;术后4周胃镜显示食道瘘口愈合;
注意事项:术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出血、充分清创、引流位置合适;术后应予以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有效抗感染、适时进食。
病例2(男性,48岁)主诉:主动脉夹层术后7个月,间断发热,少量呕血2个月。
胃镜:可见瘘口及主动脉支架。
手术过程:首先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随后侧开胸行主动脉支架取出术并缝扎;最后予以充分引流。
术后治疗:术后2周胃镜仍见食道瘘口,并植入空肠营养管;自术后40天间断出现左胸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术后70天复查胃镜,食道瘘口已愈合;术后75天造影,未见残端主动脉造影剂外溢;术后90天左胸引流大量鲜红色血液死亡。
总结
TEVAR术后主动脉食道瘘的发生率较低,但是致死率高。若非食道原发性病变,保留食道是可行的;术中充分清创是前提,术后充分引流是关键;此外,需严密饮食管理以及患者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