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8日,由多位北京市和天津市血管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威视介——中国血管介入城市沙龙-京津连线”成功举办,呈现了一场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学术盛宴。为协助血管外科医师对疾病的诊疗工作、为其带来复杂病变治疗的新思路,GE药业携手《门诊》杂志特邀京津地区的多位著名专家开展线上学术讨论会,共同探讨血管介入治疗中临床实际问题,分享来自不同地区的诊疗经验和体会。(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回看精彩直播)
本次线上会医院于国涛教授担任本场主席;清华大学医院吴巍巍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宋盛晗教授、医院唐锋教授、医院史燕教授等共聚云端,就血管外科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和要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于国涛教授在详细介绍了四位演讲专家后直奔主题。血管介入技术和器具不断革新进步,其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治的应用逐渐深入。但是对于复杂病变,如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病变、颈动脉串联病变、复杂AAA等的处理,仍是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挑战。本次线上学术讨论会为复杂病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势必对未来广大血管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开展大有裨益。宋盛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腔内治疗
GELIVEONLINE
股浅动脉是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最常受累的动脉,多为长段、多节段病变,其腔内治疗是血管外科的难题之一。宋盛晗教授介绍了股浅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策略,包括POBA、DCB、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机械减容以及多种介入技术的联合治疗策略等。现有的临床数据表明,支架植入术用于长段病变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DCB可以抑制内膜增生,且不留异物在体内,为临床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严重钙化病变,充分的血管准备至关重要。此外,单独DCB或减容+DCB处理ISR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最后,宋盛晗教授提到在腔内手术操作中应注意:1)根据病变特点合理选择入路;2)股浅动脉开口处闭塞病变,可通过多角度造影评估,导丝导管配合通过;3)更合适的球囊扩张方法包括小口径逐级递增式、长球囊一次成形等;4)